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影响着顾客的行动

(2013-10-14 14:48:36)
标签:

消费者

行为

市场调查

研究

酒店

杂谈

分类: 商业

大家的决定,受什么所左右?

 

什么在影响着顾客和消费者,使其做出决定的关键又是什么。这对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最关心的问题。为知其中缘由,企业常会采用他们的惯用策略之一----“走访顾客”这样一种简单的策略。其实施方法,五花八门。与客户面对面交流、发放调查问卷或网上调查,亦或是委托调查公司展开问卷调查,通过组织团体收集信息。

什么影响着顾客的行动
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方法,直接询问“影响你做决定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这种做法存在本质上的缺陷。那就是,多数情况下,顾客本身也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并不是顾客不愿回答,反而是回答多种多样。只是,他们的答案极有可能是错误的,理由如下。

 

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和各种各样的诱惑。在这样的环境下做出的决定,大多是非自主性的,很少“理性认知”,多是“顺势而为”(context)。因此,想要客户回答影响将来做决定的因素,就好比在问顾客,“请告诉我,你将来会怎么做。但是,要在没有听到我这个问题的前提下。”(也就是说,不到那个时候,就无法知道究竟会怎样)

 

影响自己将来的决定和行动的因素是什么。为了阐明这一预测性提问是毫无意义的,行动科学家维斯·舒尔茨和罗伯特·西奥迪尼给出了有力的依据。在一项研究中,对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数百名户主进行的以下提问。在构建节能降耗方案上,以下4项中的哪一项起到了关键性作用。(1)节能有益于环境。(2)节能可以造福后人。(3)节能可以节省金钱。(4)很多的邻居都已经参与到节能的行动中去了。

 

回答者都说第四项的影响最小。但尽管大多数回答者都如此否定,根据自动计量器进行分析得知,第四项对于改变大家行动才是最具影响力的。

 

也许大多数人都无法接受这一事实,但是我们想要与周围的人整齐划一的愿望才是自然而普遍的。据最近调查显示,与“对逾期不缴纳税款者予以罚款”这一惯用手法相比,“告知纳税人大多数邻居均已缴纳税款”效果更好。采用第二种方法,政府就可获得更多的税收。

 

想要明确什么才是影响自己将来行动的因素,对我们来说是十分困难的。不仅如此,即便在行动之后,也不能很好的搞清楚为什么这么做。在纽约一人员混杂的地铁车站,曾进行了一项有名的研究。首先,从正在演奏的街头艺人身边经过的上班族中,有多少人捐了钱,对此做了测定。然后,研究员稍加操作,给场面带来了些许变化。在上班族即将经过艺人身边时,另一个人向艺人的帽子中投进了2~3枚硬币。结果,收到的钱是之前的8倍。

 

后来,我们对捐钱者进行了采访。结果,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的捐钱之举,是因为看到了有人在自己之前捐了钱。而且,大家还给出了其他的(错误的)理由。比如,“他唱的歌我很喜欢”,“我是个慷慨解囊的人”,“觉得艺人怪可怜的”等等。

 

当我们这样一步步接近“影响我们决断和行动的真正原因”时,与直觉相悖的一个教训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那就是“放弃聆听顾客的话语”。

 

只是单纯的将这个教训摆出来,最多也只不过是个引人注目的标题。间接性也好,为能使其充分发挥有益作用,我们还得给出一个替代方案。那就是,不要去听顾客说,要去观察顾客。

 

举几个酒店界的案例吧。告知新入住的顾客,以前的顾客们在住宿期间都持续使用同一条毛巾和床单,这样就会有更多的顾客效仿,酒店方也能够节省一笔清洗费用。不管进行多少次市场调查和顾客问卷调查,这样的信息都是得不到的。顾客通常不会主动去参考以往顾客的行为举止(因此,酒店方需要明确告知,有这样的先例)。少听顾客说,多观察顾客的行为举止,自然就能发现这一道理。

 

以上案例给了我们以鲜明的启示。控制询问关于将来行动的问题,进行小规模的区域测试和对照研究,对顾客的实际行为加以观察即可。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做法要比原始的市场调查法更加事半功倍,从中练就的洞察力,也可能成为大家将来的事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史蒂夫·马丁(Steve Martin)

从事影响力的相关咨询,影响力和工作的指导者。《影响力的武器 实践篇 引领成功的50条秘诀》的共著者。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www.cnposts.com ——翻译练习&译作展示平台)
订阅微信请搜翰文网微信号cnposts

金泽大学阐明植物体内存在的解毒机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