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制造业面临的老龄化问题 平均年龄48岁

标签:
工人老龄化制造业自动化教育杂谈 |
分类: 社会 |
韩国生产一线工人的平均年龄由2000年的40.9岁上升至今年的48.3岁,13年上升了7.4岁。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在相同期间内,整体就业者的平均年龄也由40.3岁上升至44.6岁,生产一线的老龄化正在急速加剧。
生产一线的工人中,50岁以上的占比由2000年的23.1%上升至今年的48.3%。1955~1963年出生的婴儿潮一代估计占生产一线工人的一半,而15至29岁的青年阶层的占比由17.8%下降至8.8%。中小制造业很难寻觅到年轻人的身影。因为1990年以后,青年阶层的人口在不断减少,而且年轻一代不愿意到生产一线工作。在七大制造业中,除半导体、汽车行业以外,在机械、显示器、纤维、电子、钢铁这五个行业中,出现3万人次的岗位空缺。一方面是青年阶层的失业率超过8%,另一方面却是生产一线出现招工与找工间的严重失衡。
在工业一线代际间产生的失衡表明危机已逼近韩国制造业。也有研究结果显示:55岁以上的工人比例每增加1个点,劳动生产率将降低0.09~0.17%。制造业的竞争力很多是依靠工人长时间脸上蒙灰,双手沾油而积累的“指尖技术”支撑的。新手必须在现场向前辈学习很难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的(一些操作)感知能力及技巧。如果制造业不注入“年轻的血液”,那么熟练技术将无法世代传承。
韩国高中毕业生的大学入学率由2008年的83.8%降低至去年的71.3%,有可能到生产一线工作的年轻劳动力正在逐渐增加。政府应该认识到:将他们吸收到生产一线工人队伍中的这项计划事关制造业的存亡。企业应该对人事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使得生产一线工人只要接受一定的培训和教育便能保证他们拥有和大学毕业生同等的晋升机会。目前坚守在工业一线的婴儿潮一代到2024年之前大半都将退休。在未来10年内,他们的经验和技术有多少能够传授给年轻一代,将关系到韩国制造业的未来。、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www.cnposts.com
)
订阅微信请搜翰文网微信号cn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