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啤酒在韩国大受欢迎的原因

标签:
日本啤酒韩国朝日啤酒料理店味道杂谈 |
分类: 社会 |
OB啤酒和高度啤酒分成两部分进入韩国啤酒市场,“地壳变动”开始了。进口啤酒凭借销售多种味道的啤酒来撼动啤酒市场。据韩国关税厅报告,今年上半期(1~6月)的啤酒进口额是3951万吨(约39亿日元)与前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1%,在3年间进口啤酒市场扩大了68%。进口国也从2010年的34个国家增长到今年上半期的43个国家。
在进口国中,日本是绝对领先的。日本输入的啤酒是1322万吨(约13亿日元)占进口啤酒的33.5%。其次是荷兰(506万吨,约5亿日元,占全体的13%),德国(410万吨,约4.1亿日元,占10%),中国(352万吨,约3.5亿日元,占9%)爱尔兰(323万吨,约3.2亿日元,占8%)。在韩国生产的百威和豪格登啤酒是在统计之外的,要是把在韩国生产的外国品牌包含在内的话,那么进口的份额将更大。
以同国外的往来增加为契机,进口啤酒的份额达到8%
今年上半期在韩国啤酒市场进口啤酒的份额是8%,其相关人员是谁呢?大家都说突破10%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事实上,对进口啤酒的需求从5年前开始就已经开始逐渐扩大。以关税下调为契机,和韩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在增加。另外到国外旅游的人和留学生在增加,在韩国想要尝到多样味道的啤酒的消费者也在增加。在进口啤酒市场扩大的同时,想要和国外品牌的企业达成垄断契约的企业也在一个,两个的增加。还有流通规则多样化,国外品牌啤酒的消费逐渐增加了。
量贩店中的易买得和乐天玛特等店铺的酒类销售专柜中也成列着进口啤酒。在全国各地还出现了销售世界啤酒的连锁店。迷恋那在韩国啤酒无法感受到的新的味道的消费者喜欢上了进口啤酒。
进口啤酒业者在首尔市中心到处开了很多专卖店。在梨泰院、弘大、清潭洞、新沙洞,都可见到进口啤酒品牌的直营店。6月单月日本代表性啤酒品牌——麒麟的“第一道压榨麒麟啤酒园”,意大利的高档啤酒“意利咖啡”,德国的
“萨斯迪蒙库”开张了。
啤酒进口工商业者百思买和贝弗里奇公司的要务是什么呢?斯哈库董事长说“和韩国啤酒市场的规模相比,实际上消费者触手可得的啤酒酒类还是太少了,打着多种味道的啤酒的旗号的进口啤酒的人气目前还在持续。”
进口啤酒排在前两位的是朝日啤酒和札幌啤酒
今年上半期,进口啤酒排首位的是日本的朝日啤酒。第二位的是日本的札幌啤酒。同期间,在乐天玛特日本啤酒的高销售额来看的话,排名依次是占日本啤酒全体53%的朝日啤酒,札幌啤酒占25.6%,三得利占12.5%,麒麟占8.8%。在朝日啤酒中舒波乐酒最好卖。札幌、三得利、麒麟中全是黑啤好卖。
朝日和札幌啤酒率先让日本啤酒打入日本高级料理店,并顺利发展。使品尝日本啤酒的消费者之后也会到专卖店或是大型的商场里买日本啤酒。从去年开始,日本啤酒在附近的便利店或超市也开始销售。因为消费者的激增,进口业者的销售渠道也扩大了。因此展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每周五,全国的便利店就会举办一些销售日本啤酒的活动。
朝日LOTTE的工作人员说“以喜欢新味道的年轻人为中心,日本啤酒得到了很好的人气,今年也要凭借具有攻击性的市场学、各样的促销活动和彻底的品质管理,要以上升20%以上为目标。”
比利时、荷兰等,欧洲势力也很强势
欧洲啤酒占领的份额也在增加。虽然去年卖100万箱啤酒的欧洲品牌只有两个,其中一个是比利时的“豪格登”在2002年进入韩国以来,到11年 创下100箱的记录。进入后,每年持续以两位数增长。荷兰的“喜力”也比上年增长了14%,达到了100万箱的销售。
“豪格登”的相关人员说到“原材料以小麦为主体的啤酒,他特有的香味、浓厚的泡沫,以及他醇厚的味道特别符合挑剔的年轻人的口味。以突破100万箱为起点,与消费者接点要作为重要的市场学来强化,要服务于社会最底层。”
随着追求进口啤酒的消费者的增加,百货店的食品专柜和大型商场的酒类销售专柜也发生了变化。填满韩国产啤酒的卖场的冰柜已经开始被进口啤酒侵占。负责乐天玛特的酒类商品相的关人员热情地说到“我们公司从2010年开始大幅增加进口啤酒,现在销售25的品牌的140种类的制品,到年末想要增加到30个品牌,150种。”
韩国啤酒市场目前被两强占领。OB金牌罐装、酒糟的“OB啤酒”和高度啤酒、最高、最烈作为主力品牌的“高度啤酒”这两强。进口啤酒的成长是他们直面的难题,但也可作为新成长的“引擎”。在韩国流通的进口啤酒他们提供了很大一部分。
韩国两强投入了低卡路里等附加价值
OB啤酒是进口最多国外品牌啤酒的企业。取得了“百威”和“豪格登”的许可,在韩国西南部,光州直接生产。还进口了日本的三得利,墨西哥的日冕。高度啤酒提供了日本麒麟在韩国进口。乐天经办朝日的进口、每日乳业负责札幌啤酒的进口。
韩国的啤酒企业也投入了新产品,可以看出反击的架势。OB啤酒看准了减肥热,投入了低卡路里的“酒糟、低热量”。这种产品100毫升相当于有27千卡路里。比普通的啤酒少了33%。
高度真露准备降低“最烈”的酒精度。同制品是由丹麦的“丹青”给技术提携的,2010年贩卖的国内唯一的烈性啤酒。韩国企业正注力于继进口啤酒之后带有新的味道的啤酒的开发。着迷于进口啤酒的韩国消费者会再次回心转意吗?
(韩国《中央经济学家日报》2013年8月5日,《中央经济学家日报》和《东洋经济周刊》有合作关系,是韩国屈指可数的经济杂志)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www.cnposts.com
)
订阅微信请搜翰文网微信号cn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