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之译
心之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659
  • 关注人气: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牵绊自己内心的东西

(2013-05-06 18:50:48)
标签:

痛苦

牵绊

努力

思考

习惯

情感

分类: 情感

本文来自翰文网, 阅读更多译作请访问翰文网(www.cnposts.com)

原译文见
http://www.cnposts.com/Translation/4854.aspx

 

对自己没有信心,一味地责备自己的人,会经常把“必须怎样怎样”这样的话当做口头禅。

 

想说的东西必须清清楚楚地说出来,必须要更努力的学习,讨厌的人也必须要和他相处,必须要有些专注做的事……人生就是“必须要做的事”的连载,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变得疲惫不堪,连享受快乐的空间都没有了。而且,会哀叹自己拼命努力却未得到回报,从而失去了自信,陷入这样的循环中。像那样的人是无法做到随随便便地对待任何事,非常认真、努力的人吧!那是非常了不起的优点。“必须要做的事情”的内容都是最重要的,确实应该那样。

 

但,如果那样反而使自己痛苦的话,那就需要试着改变思考的方式。“必须要做……”这种说法中包含了“被强迫”的意思。如果有明确的意志,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话,那它会是非常大的自信来源,会成为内心的强大支撑,也就不会折磨自己。

 

那些苦恼于“必须要做的事”的人并不是因为“觉得自己应该那样做”,只不过是因为“如果不那样做就不会被他人所认同”,没有办法才那样做的。实际上,他们认为“我这么努力地做了,就不能更加地认可我一点吗?”,想发泄这样的不满。

 

去做能得到他人的认同,作为一个人不觉得羞耻的事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不过,胆怯于“害怕被他人看低”和“努力成为被他人所认可的人”而自律,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为了什么而必须那样做的理由是非常重要的。“明明努力了却没得到回报”,本来这个出发点就已经错了。努力,是一定会得到回报的!只是,不会每一次都得到100%的回报。80%50%,即使是仅得到10%的回报,也意味着努力是有意义的。即使是完全失败了,也能学习到“这种做法是不行的”。

 

不说“必须要做什么”,而是尝试着去说“自己想做什么”。只要养成了改变这种说法的习惯,性格也会逐渐改变。无论是为了不被别人讨厌而一个尽地顺从别人的人,还是害怕失败因而任何事都不愿意挑战的人,他们都是因为那样能活得更轻松所以才那样做的。

 

因为自己已经做了自认为最好的选择,所以不应该再奢求更多。无论如何还是无法忍耐的话,那只能选择其他。自信并不是通过“别人给了多少肯定的评价”来衡量的,而是通过内心所感受到的“自己成长了多少”得到的。

 

并不是说只考虑自己的事就行了,内心明朗的人也会照亮周围的人。

所谓真正的生存意义是要通过自己的成长让周围的人变得幸福。通过“想做什么”这种说话方式,就会产生“是为了什么而做”这种意识和意愿。即便是“被他人强迫做的”,但“如果不那样做,自己也会有麻烦”,这样判断的人却是自己本身。如果即使自己不那么做,也不会任何困惑,不会给他人带来任何麻烦,而且也不会觉得羞耻的话,那就没有做的必要了。任何事,都是因为自己多多少少都能得到些好处,想要有个好的回忆才做的。在意别人的评价,也是因为自己心中有“想得到别人的认可”的欲求。

 

只要有了“是通过自己的判断决定做的事”这样的心理准备,即使是失败了自己的价值也不会降低。大多数的情况下,比起由“做不到的事”所引起的不当,由“苦恼于做不到”所引起的精神上的伤害要大得多。与其追求最大的利益,其实只要注意“不去选择最坏的”,人生也是能差不多地过下去的。努力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也不需要任何事都追求完美。与其苦恼于做不到,还不如坦然接受由做不到所产生的不好之处,这样心情会轻松很多。能做到的事就竭尽全力去做,弥补缺点,尽量培养更多的优点,这样就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