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解析拉维莱特公园

标签:
杂谈 |
1解析、解构拉•维莱特公园
1.1创意、创意、创意
拉•维莱特公园诞生的时代,正值法国园林复兴运动的初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论是拉•维莱特公园的业主还是设计师屈米,都意在创造一个与以往园林风格大不相同的作品,一个21世纪公园的样板。
大赛的设计要求明确指出: 要将拉•维莱特公园建成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广泛及多元文化特征的新型城市公园;它将是一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无法归类”的、并由杰出的设计师们共同完成的作品。
在实际设计中,屈米也在追求一种与传统园林截然不同的效果,他提出了一个空间上以建筑物为骨架、以人工化的自然要素为辅助、自然景观与建筑相互穿插的建筑式的景观设计方法, 采用了一种独立性很强的、非常结构化的布局方式, 以点、线、面三个分离的体系重叠在整个园址上,构图十分严谨和紧凑。
1.2三大系统撑起解构主义旗帜
公园被屈米用点、线、面三种要素叠加,相互之间毫无联系,各自可以单独成一系统。
三个体系中的线性体系构成了全园的交通骨架 ,它由两条长廊、几条笔直的种有悬铃木的林荫道、中央跨越乌尔克运河的环形园路和一条称为“电影式散步道”的流线型园路组成。东西向及南北向的两条长廊将公园的主入口和园内的大型建筑物联系起来, 同时强调了运河景观。长廊波浪型的顶篷使空间富有动感,打破了轴线的僵硬感。长达2km的流线型园路蜿蜒于园中,成为了联系主题花园的链条。园路的边缘还设有坐凳、照明等设施小品, 两侧伴有10~30m 宽度不等的种植带,以规整式的乔、灌木种植起到联系并统一全园的作用。
1.1创意、创意、创意
1.3主题公园,继续解构
与凡尔赛中的小林园一样,主题花园也是拉•维莱特公园中最有趣和吸引人的地方,它满足了不同文化层次及年龄游人的需要。
1.4人的参与让公园的张力释放
http://s11/mw690/b5d6f36dtcfad4407484a&690
http://s14/mw690/b5d6f36dt7b2aed35f40d&690
。
前一篇:南阳·李宁体育公园项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