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杂记之三
易经之道重在实际应用而非单纯的哲学义理 作者:释子文华
读懂和理解易经上的爻辞卦理彖意象义很难,除了需要有很好的古文功底还需要具备很高的个人悟性和感应能力。《易经》的卦爻是上古先人在对“未知”进行筮卦时的记录符号,而卦辞和爻辞彖辞等则是先圣们在对“多次”筮卦的行为中所得到的结果和应验的总结。所以应该是先有卦爻才有卦辞和爻辞等。
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在筮卦之前先知们就已经预设了某种符号代表和象征某种自然事物或人事现象。生活在远古原始社会的先知们利用他们当下所能看到和感知到的一切事物,预设了两种符号来代表和象征他们生活的时空环境:—
代表白天 代表太阳 代表光明 代表男性 象征一切阳性刚强的事物;--
代表夜晚代表月亮代表女性象征阴柔黑暗的事物。这就产生了原始的阴阳的概念。再进而先知们还观察到自己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具有不同的形象和特性,于是乎“仰以观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远观其物、近取诸身”,将天地间的事物“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用--阴和—阳进行不同的组合,形成八种不同的符号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这就产生了八卦。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泽。
既然《易经》的经文是上古先知们对卜筮行为所产生的应验的智慧凝结,那就说明《易经》是在实际操作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绝非单纯的哲理。所以读易应该是先要知道古人卜筮的方法才能解开卦辞的真正易理。如果把《易经》当作人文科学的哲学来解读,只会失去《易经》的本来意义,就会堕入乌云雾中、难分东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