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黑格尔的"存在即合理"这句话
(2016-04-11 15:48:42)
对于黑格尔的这句名言,不少国人把它理解为: 凡是存在的(不管多丑恶多黑暗),都有其合理性 (都不是个事儿)。倘若果真如此理解的话,那么人甭管干什么,只要找个理由说法,干什么不都正当了吗?这样不就是主张成王败寇的丛林法则吗?显然这样的理解肯定就歪了。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在解释他的那句话之前,我想先把黑先生的个人背景再介绍一下,也许能够有助于大家理解他这番话的意思。
1,他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的一个浸信会教派家庭。父亲是个小职员,母亲倒是出身于当地的一个富裕家庭,而且还有些贵族血统。但估计当时已破落了。因为从黑格尔日后的人生经历来说,他应该生活比较拮据。若不是后来继承了他父亲的微薄遗产,恐怕他都无力从事哲学思考和研究了。
2,黑格尔18岁时上的不是神学院,而是图宾根大学的新教神学系。但两年后拿到的学位名称是哲学硕士。又过了一年,获得神职人员资格证书 (此处与中文维基百科介绍有不同)。为何去神学系读书呢? 很可能是因为他拿了图宾根教会的一个奖学金。当时在德国做牧师是需要获得大学学位并且要通过神职人员资格考试的。即使今天的德国国家教会也是这样要求。所以许多德国牧师不像传道人更像哲学家。1801年黑格尔在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但论文题目是《论行星运转》,主要是计算两颗行星之间的距离。他的数学成绩非常好。
3,黑格尔大学毕业和得到神职人员资格证之后,并没有出来做牧师,而是出去做家教。这恐怕就说明第一他读神学系不是为了事奉上帝,第二在当时做牧师,尤其是新教牧师薪水很低。就是他在做家教的这两年,那个军官家庭有许多藏书,估计对他影响深刻的柏拉图书籍就是在那时读的。但是尽管他没有出来做牧师,但黑格尔本人却持有坚定的基督信仰,而这一信仰也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主要基石。
4,黑格尔的时代正是德国人才辈出的时代。当时的图宾根大学还没什么名气,但就这样,跟黑格尔住同一个房间的另外两个同学居然日后都是世界级大师,一位是史诗诗人荷尔德林,另一位是客观唯心论大师谢林。黑格尔的许多思想都是跟他这两个同窗尤其是谢林讨论交流的结果。还有,大诗人海涅跟他是哥们儿。黑格尔能得到耶拿大学的教授职位是歌德与席勒共同推荐的。
5,黑格尔也赶上了巨变的时代。上大学时爆发了法国大革命。1806在耶拿任教期间遇见了带兵占城的拿破仑,并被迫离开迁移到班贝格。
6,黑格尔大学时代为法国大革命所宣示追求的自由平等所激动。是雅各宾派的追随者。但雅各宾派的血腥令他恐惧和厌恶。中年之后他却成为了普鲁士皇权统治的拥护者。他也因此受到当时文化部长的赏识,将他由海德堡大学调到柏林大学当教授。
7,黑格尔不仅自创了一套哲学体系,而且还使用较为晦涩含糊的语言表达。所以不仅现在就是当时也没多少人真弄明白他到底在说什么想表达什么意思。他先后在三四所大学授课,学生基本就十个左右,薪资微薄。估计那时候大学老师的薪水是与学生人数挂钩的。只是在柏林大学后期出名了,学生才多起来。
8,黑格尔直到41岁才结婚,一是没钱二是长得丑。但却娶了一个20岁的大姑娘。而且一结婚孩子就出生了。共有四子,其中最小的那个还是私生子。黑格尔一生都不富裕。估计到他1829年当上柏林大学校长时有点儿闲钱了。可刚舒坦两年,1831年就因胃病去逝了。享年61岁。
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非常宏大。我现在有的一点儿体会是,黑格尔对他所创建的哲学体系非常自信。他似乎在告诉人们,透过他的哲学体系就能理解上帝的作为,也能明白人类历史所发生的一切。
关于黑格尔的那句名言的德文原文是:
"Was vernueftig ist, das ist wirklich; und was wirklich ist, das ist vernueftig."
这句话如此的表达是出现在黑格尔 1820年《法哲学原理》的序言里。范杨/张企泰 的翻译是:
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这句话如果仅从字面上翻译来说,应该说是准确的。即使我把前后文联系起来看,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但问题是,或说问题的关键是,这句话里的两个关键词 "Vernueftig (理性)" 和 "Wirklich (现实)" ,内涵太深,外延又难以界定。
这句话的意思,与这两个关键词是名词还是形容词无关,因为它们是可以互用的。因为在这句话里,这两词都是形容词。但黑格尔在他1821/1822 年度的课堂讲义里这句话的表述是:
"Das Vernuefitge ist wirklich, und das Wirkliche ist vernueftig"。
同样的意思,但在这句话中,这两关键词当主语用时都是名词,是谓语都是形容词。
其实,理解黑格尔这句名言可以从他最早的表达中更容易理解。这个最早的表达收录在他1817/1818年度的讲义中,即:
"Was vernueftig ist, muss geschehen."
我对这句话的翻译是: 凡是(出于) 理性的,一定会外显现出来。
黑格尔的哲学具有非常强烈的基督信仰与柏拉图思想背景。受康德影响很深但又完全打破康德理念的局限和表达方式。所以许多重要的词汇都有他的自定义。如对 "Geist (精神)","Existenz (存在)","Dasein (临在)","Vernueftig (理性)","Wirklich (现实)"等概念。
我理解,黑格尔的理性概念更偏重讲绝对的理性,从上帝而来的理性。所以这个理性是决定性的。现实世界是由这样的理性开始和掌控的。所以这个理性是完美的,绝对的和无限的。而康德的理性是讲人的理性,强调人的理性的自由,崇高,但同时又是相对的,在此岸的和有边界的。
鉴于上述分析,我觉得黑格尔 "存在即合理"的正确翻译应该是:
凡是(出于)理性的,就会(在客观中)存在; 凡是(真实的客观)存在,就会是(符合)理性的。
也就是说,黑格尔所说的存在是指"真实的存在",那些乱七八糟的坏事儿不能叫存在,只能称之为是现象; 而他所谓的合理是指 "理性",也就是指出于上帝的理性 (或理解为是上帝的道也未尝不可)而言。
后一篇:我为何愿在同学微信群里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