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方程式——心态、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为了让员工正确理解人的心态、思维方式在人生中的重要性,我想出了下面这个“人生方程式”。
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这一简单方程式可以解释为:人生及其工作的结果,由“思维方式”、“热情”与“能力”三要素相乘而得——不是和,是乘积,所以不同的分值其结果会成倍数变化。
将方程式代入数值,能力与热情的范围从“0分”直至“100分”。例如,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出色的学校,那么此人的能力通常较为出众,假定为80分。然而,此人自视甚高,不肯认真、努力工作。那么,“热情”仅能给30分。80分x30分结果为2400分。
另一方面,有人并非出身于一流大学,成绩也算不上优秀,能力大约为中等水平,设为60分。但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此人付出了80分的努力。60分x80分结果为4800分,是资质优秀但懒散懈怠之人的2倍。这就是人生方程式显示出的人生或工作的结果。因此,我相信“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至关重要,并把这一条作为自己的信念。
而方程式中最为重要的是思维方式。所谓思维方式,是人的人生姿态,或称哲学、思想、理念、信念或者人之志向、心思等等。按本章前一节的观点,“人格”由思维方式决定。
需要特别留意是,在我的方程式里,思维方式的分值范围是-100分到100分。换言之,因为方程式为乘法运算,所以不论才能何等出众,也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倘若思维方式出现偏差,那么人生或工作的结果就是一个很大的负值。
何为正面的思维方式?列举一些我所能想到的词语来形容:积极向上,具有建设性、协调性,性格开朗,对事物持肯定态度,充满善意,有同情心,与人为善,认真,正直,勤奋,无私,能抑制自己的欲望,懂得知足,满怀感恩之心。
而负面的思维方式正与此相反。态度消极、否定、缺乏协调性;阴郁、充满恶意、心术不正、想陷害他人;不认真、爱撒谎、傲慢、懒惰;自私、谈心、爱发牢骚;憎恨别人、妒忌别人。
思维方式是正面还是负面,心态是好还是坏,以及不同的心态所导致的人生与工作的结果大相径庭。西乡所谓“非其人难行乎”正是此意。
不论哪个领域,不论怎样的时代,能力出众且热情高涨之人数不胜数。然而,秉持一颗善心、思维方式坦诚率真的人却并不多。西乡遗训再三强调人格,我将思维方式放在人生方程式三要素之首,都是因为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最为重要,也最为不易。
比如,我与中小企业的经营者交谈时,有人坦率地告诉我:“想当有钱人,想过富裕的生活!”
听了这话,我建议道:“既然想成为富人,那你就要抱着无论如何也要当富人的强烈愿望,然后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这就是人生方程式中的“热情”。
重要的是往下如何行动。秉持热情,磨砺能力,拼命努力,结果成了富人。然而,倘若此人的思维方式仅停留在“想当有钱人,想过富裕的生活”,而对他人却无善心,亦不会谦以待人,那不久就会碰壁,遭遇厄运。而反之,向着目标努力的过程中,不断提升里面磨砺人格,或许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回顾自己七十余年努力奋斗的人生过程,我深深体会到这就是真理。
1877年,西南战争结束不久,福泽渝吉发表了用户西乡的《丁丑公论》一文。文章结尾处写道:“西乡乃天下稀有之人物。日本狭,国法严,竟无容兄一人之所”,以此抨击当时的政府,同时由衷哀叹失去西乡这样一位旷世英雄。
西乡恢复名誉后,1901年《丁丑公论》终于在报上发表,可惜福泽渝吉却在此文连载中途去世。
福泽渝吉晚年对庆应大学那些打算走出校门后以雄心壮志进入实业界的学生说了下面这番话,描述了经济界人士之理想典范:
“思想之深渊如哲学者,心术之高尚正直如元禄武士,加之小俗吏之才,再加之平民百姓之体,方可成实业界之大人物。”
就是说,思想犹如哲学家般深邃,人格犹如赤穗浪士般高洁,再加上小官吏的刁滑聪明与农夫的强壮体魄,如此才能成为实业界的大人物。
这也正同前文中的“人生方程式”相吻合。对于人生而言,最重要的还是思维方式与心态,最终归于提升人格。西乡如是说。
2017.07.09 摘自稻盛和夫《活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