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子云
子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17
  • 关注人气: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小学书法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探索——白龙

(2019-02-20 16:07:35)
标签:

365

分类: 教育教学



人以德重  书因品高

——在小学书法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探索

 

陕西师范大学凤凰城小学   

 

内容提要为加强中小学写字和书法教育,建国以来国家相继出台有关写字和书法教育的纲领性文件,通过写字和书法教育,传承祖国传统优秀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意义深远。书法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有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在文化强国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背景下尤为重要。

    

  词:中小学生书法教育德育功能研究

   文:

德育是一个永恒而内涵丰富的话题,在学校教育中尤其重要,它包含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单纯的道理,在小学生听来,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如何让儿童在教学中能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培养儿童的健康心理,塑造儿童的美好灵魂,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都应该关心和重视的重大问题。而在小学书法教中,结合中国书法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内涵,给学生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滴渗透,使之潜移默化,写一课的书法春风化雨之所以现在的青少年一代缺少礼节道德修养的基本功,与书法教育的怠慢有绝对关系。因此说,重振书法教育,其可预见的效果就是重振学生之德重振民族文化修养之风。

我从2014年开始教书法,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让孩子们跟我一起学习书法,陶醉在灵动的点画与浓郁的墨香中。在这长时间的书法教育教学中,我不仅仅教学生把字写好,更重要的是通过书法课给孩子们渗透德育教育。小学书法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的方法、途径,分析德育渗透对小学生人格的影响效果。寻找德育渗透对书法教育发挥的功能优势,关注小学生的艺术学习,提高书法教学的质量,发挥其教育的德育功能优势,促进小学生书法技法能力的进步、提高。因此,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就要注重德育与书法教学的相辅相承,书法教学不单单是书法技能、技法的训练,不仅关注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提高,更要着眼于通过书法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学生进行“规规矩矩写字,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教育,让书法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使其德育在书法教学中渗透,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让学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默契与自然得到感化。教书法已经四五,尝试着在书法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如春风润物般的德育渗透。

一、讲述古代法家人品,给学生塑造美好心灵

古人云:“书如其人”。我国书法界有一个好传统,就是强调书品与人品的统一,学书先学做人。古代许多著名书家不但书艺精湛而且人品高洁。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王羲之“骨硬”,虞世南“德行忠直”,颜真卿“忠义光明”,柳公权“心正则笔正”,蔡襄“才德俊伟”,黄道周“不谐流俗”令人高山仰止。这些载入史册的人物同他们的书法名作一样,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并闪耀光华。在书法教学时,有意识地用生动的语言叙述,介绍中国历史上顶天立地、坚贞不屈、英勇顽强、勇于抗争外辱,敢于为民请命、解困,且书法上有一定造诣的英雄人物、著名政治家、知名学者,如颜真卿、岳飞等的故事,激发培养学生崇高的民族气节和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通过讲述这些,可以引导学生向人书俱佳的书家学习,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从而影响学生在书法练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沉着冷静,坚持习字,克服心浮气躁地毛病,从而培养了学生做事有始有终、勤动脑、善观察的良好品质。

二、给学生上好书法赏析课,通过欣赏书法之美陶冶学生高雅情操

鲁迅先生言:“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写字是书法的基础,书法是写字的升华。书法是高雅的艺术,它通过黑白线条和空间的运动产生出无穷的意境,可展现出书者的胸怀和襟抱,表现人生命的活力、意志以及无限的情愫。不同的书体,如篆书的古雅朴厚,隶书的沉雄遒劲,楷书的严整瑰丽,行书的秀娟活泼,草书的奔放奇逸,传递给人们不同的情感信息。由于书法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美,所以,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优秀的书法作品中体察提按、转折等用笔的美;刚柔、粗细等线条的美;浓淡、枯润等墨色的美;俯仰、向背等结构的美;疏密、穿插等章法的美。

欣赏者、学习者在欣赏学习时,与书法艺术产生一种心灵的交流,情感的共鸣,精神得以升华,情感得到愉悦,性灵得以培养,情操得以陶冶。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从不同的书体中汲收营养,感受各家书体的美,如先秦书法的稚朴古雅,魏晋书法的奇逸开张,唐楷书法的法度森严,明清书法的个性张扬,直到现代书法的异彩纷呈。通过对优秀书法作品的学习、观赏和评点,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还可以在指导学生读贴时欣赏到字的结构美,从而在书法实践中产生审美体验,进而也就起到了陶冶情操、培养高雅情趣的作用。

三、临摹经典的书法作品,给学生树立健康人生观

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以书写汉字为基础,要达到汉字书写形式与艺术的和谐统一,历代书法家都作了大量的有益探索,留下了许多传世之宝。在指导学生临募书法作品时,要求他们能平心静气地考虑好作品的布局安排,有效地控制好心情,眼到、心到、手到,心手相应则字的笔画线条就有轻重、粗细、深浅、敛舒、险丽之变化的效果,最终达到抒情达意、精神愉悦、心专意畅的最佳目标,收到由书法养性到健脑、健体的最佳效果。

古代许多著名书家往往又是文学史上重要的人物,如王羲之、苏轼、郑板桥等,因而学生在临摹书法作品,大量接触的是歌颂祖国、歌颂人民、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向上的经典诗词、名人名言、智人睿语,能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汲取有益的营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精神境界,净化心灵,树立起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四、要求学生坚持书法训练,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做努力。

现代研究证明,健康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人的成功起决定作用。“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序上具有创造禀赋,但只有心理正常、健康的人才会把创造潜力付诸实现。”一位心理学家讲:调整学生的心理素质、规范其行为有两种好办法,一是练习平衡木,二是练习书法。练习书法,必须进入一个全身心的投入状态,这种状态叫静止状态。只要这种状态能持之以恒,就能使学生养成逢字不苟、动笔必矩、严谨认真的好习惯。书法训练过程可以培养学生高度认真的精神要求用10秒钟时间就把笔、墨、纸、水瓶放得有条不紊;下课后离开座位,手与桌面上不留一滴墨迹和水迹,这对培养学生动作的准确和迅速及谨慎细致的心理很有好处。正如郭沫若同志在1962年给《人民教育》的题词中说的:“这种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

实践表明,学习书法要心静气和、端正姿势、持之以恒地苦练。如果没有长期艰苦的磨炼,就无法领悟到艺术真谛,难以敲开艺术之门。“临池学书,水为之黑,”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以名家刻苦练字的故事教育学生,这一笔一画的书写练习中,学生获得了韧劲与耐力,形成了锲而不舍、精力专注、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坚忍不拔,不怕困难的优良心理素质。

总之,我在小学书法教学中注重充分挖掘这些德育因素,并恰当地将其融合、渗透在书法教学当中,充分发挥书法艺术美的育人宗旨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潜在教育价值是不容忽视的,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书法教育中所蕴涵的德育教育功能,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前永.《论书法教学的德育功能》J,现代教育论丛M,2007年第12期

[2]陆志整.浅析书法学习中的德育渗透[J].基础教育研究,2012,(16).  

[3]熊竹生.《浅谈书法教学与中职生德育教育的结合》J,科学咨询M,第28期    

[4]刘寿堂.《书法教学的德育力量》J,中国钢笔书法M,2001年第12期

[5]张鸿.书法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   

[6]赵剑峰.小学书法教学法略议[J].青少年书法,2012,(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