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仔细观察一下,任何一个大牛股,都是从ma5上穿ma20开始的。那么,能否得出一个结论,只要ma5上穿ma20就能走成大牛股呢?显然,这是荒谬的。好,换个说法,绝大多数大牛股,在上涨之前的会走出同某一种相同的形态,那么,如果一个股走出这种形态,是不是就可以判定这股就会走成大牛股呢?答案是不是显而易见了。
目前研究一个股的技术走势比我们刚开始学股票的时候要容易多了,我们在学股票的时候,需要自己在坐标纸上画K线,现在任何股票软件都可以看到之前股价的全部走势,这给复盘提供了条件。这里提供一个研究方法,就是只研究到起涨之前的那一刻。
比如从月线看,9月启动上涨,那好,只研究到8月。把8月之前的走势特征统计出来,然后把这些条件用来选股,把历史上符合这个条件的股票全选出来。然后看看从下一个月开始是不是可以上涨。这样的选股才可以符合“当下”的技术原则。相反,如果只是把上涨的股票前面的条件统计出来,就得出这个股可以上涨的结论是完全错误的。
任何一个选股方式,无论是技术方式还是基本面方式,都需要采样数量足够大。我们可以对比不同的周期,08年以前,只有1000来个股票,像样的牛市只有两轮。如果用月线作周期,那实际上只有2000来个样本,只用更小的周期作样本,才能足够。这也就是股市里的技术高手,更多的只是“短线高手”,因为短线更容易找出足够多数量验证的条件。单纯技术性操作的人,很少可以作到持股半年,先上涨100%再允许利润回撤30%,然后加仓再翻倍的这种操作。实际上这种操作是完全可以只在技术操作的条件下做得出来的。
对于长周期(比如月线级)研究者来说,采样不足就不会发现自己的错误,往往最后只得出一个含糊的标准“此方法在牛市中更容易发现大牛股”。这其实是个无用的结论,如果多数股票开始大周期上涨了,牛市就来了,当你意识到已经处在牛市之中时,已经错过了买点。牛市是大多数个股上涨走出来的,而不是提前预测出来的,如果什么时候是牛市,什么时候是熊市能预测出来,那就满仓指数基金不就完了,或者直接期货去作多呗,还选什么股啊。牛熊只是对市场的平均情况的判断,对于个股来说,只有涨或不涨。
对于个人操作者来说,精力是有限的,那么在基本面与技术兼顾的情况下,就有优先级的问题,哪个为先呢?当然是技术面优先。很多股票,不具备上涨的必然条件的情况下,根本没必要看基本面。对于那些只想持股1个来月的操作来说,不用看基本面,那点时间基本面根本没什么作用。
别想着去发明什么操作原理趋势理论,当前的经典理论足够多。任何一个能真正会用,就足够应付市场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