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熹的茶诗《咏武夷茶》赏析

(2013-04-05 16:37:46)
标签:

美食

旅游

文化

休闲

普洱茶的特点

  朱熹的茶诗《咏武夷茶》赏析  

茶马世家茗芳http://sohappy8.taobao.com/

 

中华乃文化礼仪之邦,对“文化”的情结可谓深刻到了骨子里。上至学者官员,下至贩夫走卒,都在践行着一种坚固的“文化”传承,力图把文化渗透到各个层面。举凡衣食住行,无不沾染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无“文化”则无根基,这是中国人的思维。吃有吃文化,喝有喝文化,而本文茶马世家现在要重点讲的,则是茶文化。

茶马世家普洱茶,乃茶中最原始、自然者,茶马世家采用古法制茶,延续云南古茶文化,拥有秘境云南绝无仅有的古树茶园,与世人分享来自世界茶源最优质的普洱茶,把茶之健康,茶之韵味,茶之精神,茶之文化传播四方。
http://www.13728.cn/UploadFiles/20120413180138260.jpg

回首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都有嗜茶之习,并将之作为吟咏的对象,托物言志,抒发感情。唐代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把饮茶感受的细微变化从“喉吻润”到“两腋习习清风生”生动形象展现出来,传颂至今,成为茶诗中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刘松年、唐寅、赵孟烦等以茶为题材所作的《仕女烹茶图》、《煎茶图》、《斗茶图》等名画流传至今,不仅成为国画艺术之珍品,也是研究中国茶文化的宝贵史料。此外,古代其他艺术门类也都广泛涉及茶事,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如今随着人们生活品味的提高,茶已经不再仅仅是作为一种饮食的嗜好而引起人们的兴趣,它开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无论是茶的古老传统、茶的修身功能还是茶的品饮艺术等等都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我国既是“茶的祖国”,又是“诗的国家”,因此,茶很早就渗透进诗词之中,下面茶马世家带您一起去赏析朱熹的茶诗《咏武夷茶》。http://sohappy8.taobao.com/
      http://www.13728.cn/UploadFiles/20120413180149610.jpg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的《咏武夷茶》一直流传至今。其诗曰:

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取灵芽于自栽。
地僻芳菲镇长在,谷寒彩蝶未全来。
红裳似欲留人醉,锦幛何妨为客开。
咀罢醒心何处所,近山重叠翠成堆。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为后代留下的茶诗、茶词,不下数千首。中国历代咏茶诗词具有数量丰富题材广泛和体裁多样的特征,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支奇葩。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的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之一,它使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得到承传和再现。中华民族在茶的培育、制造和利用,茶文化的形成、传播和发展上,为中国乃至世界写下了光辉的历史篇章。

随着历史的脚步,中华茶文化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地不断传播于中华大地各族人民,并披泽海外,闻名于世。尽管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在种茶,16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人民在饮茶,但各国最早的茶树品种、培植技术、加工工艺及饮用方法却毫无例外地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因此,中国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茶的故乡”。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茶文化发展中的一大宝库,作为中国人更应以此为荣。
     http://www.13728.cn/UploadFiles/20120413180203701.jpg

茶马世家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千年普洱老茶乡,是中国最古老的普洱生产企业,在中国茶业界享有盛名。而作为炎黄子孙,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的每一种文化遗产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茶马世家在致力于做好的普洱茶、做真的普洱茶、做放心的普洱茶的同时,积极传承和传播深邃的中华茶文化。

寻览普洱之源,重回茶马古道,故事结尾,让我们重温茶马世家世代遵从的座右铭:

传承茶之文化,坚守做茶之本。

信奉茶马精神,宏扬中华国道。

秉承茶祖古训,传承茶之文化,

常查自身立业,互检有无瑕疵,

心常驻茶之圣,身永保茶之洁,

守业不破行规,制茶永记精确,经营勿丢良心,茶马世家人,明茶性之理,专心种茶;精修制之法,诚心制茶,守茶人之德,良心卖茶!茶马汉子须做到三思,四容,五事,成者三思:思己、思人、思业。
       
 http://sohappy8.taobao.com/http://www.13728.cn/UploadFiles/20120413180217113.jpg

思己,少而不学,长无能也;不思不学,不学无术,无术不成,即做人常思己,才能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思人,老而不教,死无思也;学无所成,不能为人师,终无意义,即时刻以他人的优点为鞭策,分析取舍,提高自己,做好为别人做榜样的准备;思业,有而不施,穷无与也;居安思危,才能基业长青,即在事业发展蒸蒸日上之时,更要思考持续发展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