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来茶马世家品茶
来茶马世家品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2
  • 关注人气: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民国时期普洱茶古诗

(2013-04-05 12:04:17)
标签:

旅游

美食

普洱茶的特点

休闲

  清代民国时期普洱茶古诗  

 http://sohappy8.taobao.com/

   普洱县城东北12.5公里处的古代“茶庵塘驿道”是茶文化文物遗迹之一,明末清初以来,是普洱至磨黑往北到省城昆明,上京进贡“普洱茶”的官道,南下通往思茅、易武普洱茶区运茶的一条古茶马驿道,茶庵塘有寨子设店卖茶卖饭、接待过往马帮商旅,因山高路险,故有“茶庵鸟道”之称,是清代普洱郡“普阳八景”之一,现今还可看出宽约两公尺,断续长约五公里的茶马古道,石上已踏出两公分深的马蹄印,历史之久,由此可知。清代道光《普洱府志》卷之十九“艺文志”中载有清代诗人吟咏“茶庵鸟道”的诗六首。
http://www.13728.cn/UploadFiles/20120616204859737.jpg
  http://sohappy8.taobao.com/

  其一,清代宁洱教谕杨溥七律《茶庵鸟道》诗曰:
         崎岖道仄鸟难飞,得得寻芳上翠微。
         一径寒云连石栈,半天清磐隔松扉。
         螺盘侧髻峰岚合,羊入回肠屐迹稀。
     扫壁题诗投笔去,马蹄催处送斜晖。
  其二,清代宁洱贡生舒熙盛七律《茶庵鸟道》诗曰:
       崎岖鸟道锁雄边,一路青云直上天。
       木叶轻风猿穴外,藤花细雨马蹄前。
       山坡晓度荒村月,石栈春含野墅烟。
       指愿中原从此去,莺声催送祖生鞭。
  其三,清代他郎(今墨江)训道朱廷硕七律《茶庵鸟道》诗曰:
       山径崎岖不易平,连山矗矗峥嵘势。
       失群鸟向风头合,迷道人追虎迹行。
       一线路通天上下,千寻峰夹树丛横。
       筇节彳亍归来晚,犹幸庵前夕照明。
  其四,清代宁洱县知县单乾元五律《茶庵鸟道》诗曰:
       茅堂连石栈,清磬半天闻。
       一径悬如线,两峰寒如云。
       晚霜维马力,秋月少鸿群。
       剩有雄心在,高吟对夕曛。
  其五,清代普洱府知府牛稔文吟《茶庵鸟道》的诗有两首,一为五律,诗曰:
       猿猱宜此路,樵斧偶然闻。
       径仄愁回马,峰危畏入云。
       从兹登鸟道,或可近仙群。
       岩下种流响,岹峣日渐曛。
  其六,牛稔文的另一首七绝《茶庵鸟道》曰:
       仄径生机一线通,茶庵旅店暂停聪。
       分明雉堞山头见,犹在盘回鸟道中。
  从上述诗中,可以看出普洱茶马古道上的《茶庵鸟道》之险,马帮行人之难,诗人的感叹说出了亲历者的心声。
  普洱茶在民间生活“开门七件事”中是少不了的一件,清代宁洱贡生舒熙盛在《普中春日竹枝词十首》之四写到了普洱茶,诗曰:
       鹦鹉瞻前屡唤茶,春酒堂中笑语哗。
       共说年来风物好,街头早卖白棠花。
  清光绪《普洱府志》卷之四十八<艺文志)中,载有宁洱儒生许廷勋的长诗《普茶吟》,共四十八句,可说是当年普洱茶历史的艺术记录,对于茶文化研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诗曰:
       山川有灵气盘郁,不钟于人即于物。
       蛮江瘴岭剧可增,何处灵芽出岑蔚。
       茶山僻在西南夷,鸟吻毒茧纷轇轕。
       岂知瑞草种无方,独破蛮烟动蓬勃。
       味厚还卑日注丛,香清不数蒙阴窟。
       始信到处有佳茗,岂必赵燕与吴越。
       千枝峭倩蟠陈根,万树搓丫带余拼。
       春雷震厉勾潮萌,夜雨沾濡叶争发。
       绣臂蛮子头无巾,花裙夷妇脚不袜。
       竟向山头采撷来,芦笙唱和声嘈喷。
       一摘嫩芷含白毛,再摘细芽抽绿发。
       三摘青黄杂揉登,便知粳稻参糠麸。
       筠篮乱叠碧耗耗,松炭微烘香饽饽。
       夷人恃此御饥寒,贾客谁教半乾没。
       冬前给本春收茶,利重逋多同攘夺。
       土官尤复事诛求,杂派抽分苦难脱。
       满园茶树积年功,只与豪强作生活。
       山中焙就来市中,人肩浃汗牛蹄蹶。
       万片扬箕分精粗,千指搜剔穷毫末。
       丁妃壬女共薰蒸,笋叶藤丝重检括。
       好随筐篚贡官家,直上梯航到宫阙。
       区区茗饮何足奇,费尽人工非仓卒。
       我量不禁三碗多,醉时每带姜盐吃。
       休休两腋自更风,何用团来三百月。
  清代许廷勋的这首《普洱吟》,写出了普洱茶山的奇特环境,茶叶生长的特点,种茶民族的习俗,采摘茶叶的过程,加工茶叶的方法,茶商的重利盘剥,土官的重重压榨,苛捐杂派的苦难,人市卖茶的情景,精选贡茶的情形,茶解酒醉的功效等等,内容丰富,情感真切,诗句凝炼深沉,艺术概括精妙,既有艺术性,又有真实性,可说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介绍普洱茶文化历史概貌的好诗,亦可作普洱茶史研究的史实印证材料。
http://www.13728.cn/UploadFiles/20120616204920481.jpg
  http://sohappy8.taobao.com/

    景东县是普洱茶产区之一,清光绪年间任景东郡守的黄炳堃(字笛楼,广东新惠人),是当时云南诗坛的一位有名诗人,他在任期间,通过实地观察构思,写出了从正月到腊月的十二月《采茶曲》,收录在民国《景东县志稿》卷十八“艺文志六”中,《采茶曲》诗曰:
       正月采茶未有茶,村姑一队颜如花。
       秋千戏罢买春酒,醉倒胡麻抱琵琶。
       二月采茶茶叶尖,未堪劳动玉纤纤。
       东风骀荡春如海,怕有余寒不卷帘。
       三月采茶茶叶香,清明过了雨前忙。
       大姑小姑入山去,不怕山高村路长。 
       四月采茶茶色深,色深味厚耐思寻。
       千枝万叶都同样,难得个人不变心。
       五月采茶茶叶新,新茶还不及头春。
       后茶那比前茶好,买茶须问采茶人。
       六月采茶茶叶粗,采茶大费拣功夫。
       问他浓淡茶中味,可似檀郎心事无。
       七月采茶茶二春,秋风时节负芳辰。
       采茶争似饮茶易,莫忘采茶人苦辛。
       八月采茶茶味淡,每于淡处见真情。
       浓时领取淡中趣,始识侬心如许清。
       九月采茶茶叶疏,眼前风景忆当初。
       秋娘莫便伤憔悴,多少春花总不如。   
       十月采茶茶更稀,老茶每与嫩茶肥。
       织缣不如织素好,检点女儿箱内衣。
       冬月采茶茶叶凋,朔风昨夜又前朝。
       为谁早起采茶去,负却兰房寒月霄。
       腊月采茶茶半枯,谁言茶有傲霜株。
       采茶尚识来时路,何况春风无岁无。
http://www.13728.cn/UploadFiles/20120616205112143.jpg
  清代景东郡守黄炳堃的《采茶曲》四十八句,情感真切,生动明快,语言流畅,朗朗上口,地方特色突出,艺术效果甚佳,特别是写出了景东十二个月不同的采茶节令和茶叶生长特点,写出了采茶人、拣茶人、买茶人、饮茶人不同的情感及其心理状态,诗中既有纪实之句,又有哲理之言,实为一篇反映普洱茶文化的艺术佳作,可作有关史实记载的注脚和印证材料。民国《景东县志稿》卷十八载有景东民国训导周学曾写的景东《茶山春夏秋冬》诗四首,其一《茶山春日》诗曰:
       本是生春第一枝,临春更好借题词。
       雨花风竹有声画,云树江天无字诗。
       大块文章供藻采,满山草木动神思。   
       描情写景挥毫就,正是香飘茶苑时。
   其二《茶山夏日》诗曰:
       几阵薰风度夕阳,桃花落尽藕花芳。
       画游茶苑神俱爽,夜宿茅屋梦亦凉。
       讨蚤戏成千里檄,驱蝇焚起一炉香。 
       花前日影迟迟步,山野敲诗不用忙。
   其三《茶山秋日》诗曰:
       玉宇澄清小苑幽,琴书闲写一山秋。
       迎风芦苇清声送,疏雨梧桐雅趣流。
     水净往来诗画舫,山青驰骋紫黄骝。
       逍遥兴尽归来晚,醉初黄花酒一鸥。
   其四《茶山冬日》诗曰:
       几度朔风草阁寒,雪花飞出玉栏杆。
       天开皎洁琉璃界,地展箫疏图画观。
       岭上梅花香绕白,江午枫叶醉流丹。
       赏心乐事归何处,红树青山夕照残。
  四首诗写出了诗人春夏秋冬四季到景东茶山游览、夜宿、吟诗、乐事的感受,茶山具有了诗情画意。
  1990年展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茶》一书中,收有一首“古人评论普洱茶”的诗:
       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
       香飘十里外,味酽一杯中。
http://sohappy8.taobao.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