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枢的同向次级别波动之间进行力度比较,如果后者比前者创了新低或新高,且对应的参照指标背离,后者就对前者盘整背驰。一定要注意这个后者比前者新高或新低的这个前提。这个前提不满足,对缠论来说不考虑力度的比较。如果你一定要比较,波浪理论有很多先验结论可供你参考。
而背驰这个概念是盘整背驰概念的一个特例,是跟趋势不可分离的。最标准的走势就是a+A+b+B+c1+c2+c3的两中枢上涨或下跌情形。下图国电权的走势完美地栓释了缠论这一伟大发现。
这里要提醒的是,很多人认为a上面的那个大中枢和中枢A再加上b也构成了一个两中枢趋势,这里要具体分析。
本例上面的那个大中枢是5F级别的,a+A+b不过是其一个次级别波动而已,如果a+A+b跟该5F中枢的相应段比较进入盘背,盘背段内部b比a盘背,满足区间套,那么b的尽头可以认为是5F级别的1买,走势一般会回到5F走势内。当然缠论还提到一个不确定性,就是所谓小转大,即a+A+b进入盘背段,b比a也盘背,但随后反弹回不到5F中枢,形成3卖,也就是阶段底构造失败。这种情形就要降低操作级别来对付,另外要靠经验靠其他方法来判断来避免损失。
本图中的情形,a+A+b没有进入盘背,显然5F级别的1买情形是不可能出现的。买点的级别只能是1F级别的了。
随后的B和c1+c2+c3,看整段走势下方框内MACD蓝色柱子面积,明显地z2
这里要注意,如果b>a,而c3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标准的两中枢下跌情形不是a+A+b+B+c吗?
是的!这里的c有很多要求的,第一级别要不小于b,第二要走出B新低,第三内部要出现低于B的3卖,第四这个三卖前后的更次级别走势要盘背。不满足这四个条件,那c只是围绕B的小波动,幅度不大,回到B以后走势也很难形成反转趋势的。
本人这里,一切从实战出发,就将c1+c2+c3看作c,显然上述4个条件都可满足的。而且若c1的下跌力度较大,c1的尽头就可介入了,根据指标判断c2的高度,走势力度不足必然要形成3卖,可先出掉,等待新低且差不多可认为是必然背驰的c3。
这样严格定义出来的背驰,还会背了又背吗?
有人可能要说,你这样定义背驰,要猴年马月才能等到一个啊?
小级别其实可以找到很多。找到一个,你必然的就挣上一个,没有任何例外!要相信缠师的话!当然级别小,容纳的资金量就有限制。这里要测试多大的资金量才能零向量般漂浮其中。
对盘整背驰,要满足区间套定义再下手,成功率也几乎百分百。
好了,今天到此为止。下一解,讲讲不同视角看买卖点,分清陷阱。 http://s9/mw690/003klyAnzy6JySRZzJu38&690
注:国电权的走势分解图,15分钟图,上面的黄色线段是1F线段,在1F图形上找出标注在15F图形上的。点击该图,可去查看原图。
两次大买点的机会都出现在大盘恶劣的环境下,加上这种价格远高于内在价值的品种本身的巨大风险,即便这种发出如此明显而又强烈买入信号的,又有几个敢参与的?买点总在恐慌中产生!记住这句话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