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稿
(2022-07-27 17:17:29)分类: 散文 |
各位文友好:
很高兴能和年轻的你们一起分享我的快乐,《身向中东那畔行》终于出版,我觉得这才是我海外漂泊最完美的句号。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文学颇有些寂寞的年代,但热爱文学,享受文学,始终不会偏离这个世界的主旋律。很喜欢一句老话,读懂了生活这本书,你是个聪明人;读懂了生活再读懂文学,你就是一个智者,二者相得益彰,骨肉相拥,才让生命更有活力。所以我一直坚信,人,总要有所执着,胸中有梦,才会从心底发出笑声。
我出生乡土,长大进矿做工,是乡野一株粗枝大叶的玉米,总喜欢田间地头那泥土的芬芳。我的思绪经常在故园的上空徘徊,采撷丝丝绿意,去蓊郁故园的辽阔。每次回老家,车窗外掠过的田地和树木总带给我亲切的惊喜,一个个熟悉的地名让我的情怀在童年,少年,青年中游走,久久沉醉,不愿醒来。
我们脚下这块名为青山泉的乡镇就是我的故土,生我养我的故土,它拥抱了我的父母,也最终会拥抱我,我的梦想在这里生根,发芽,抽穗,结果。庄稼地里的青纱帐,路旁蹦跳的小蚂蚱,老农吆喝耕牛的悠扬呼唤,儿童放飞纸鸢的欢快叫喊,这黑土地的一切一切,给了我梦想的金种子。
躺在父亲身边,看着星空,牛郎织女的故事在父亲描述的天河里碧波荡漾。托着下巴,忘了吃饭,蹲在门口的我被村头大柳树上广播里的人参娃勾去了魂魄……,这些鲜活的记忆经常围绕着我,让我频频回首,于是,我把他们一个个的收进稚嫩的笔端,这就是我初生的文学小苗最纯洁的养料。
人总会长大,远方也一样。小时候父亲自行车的后座就是远方,少年时,百里外喧闹的大都市就是远方,而当你搭上银鹰的翅膀,翱翔在万里碧空,你会发现你的世界也大了,远方,那个让人无限向往的地方更大了,更有魅力了,在向你招手,招手。
那些名山大川,不因我的贫困而对我怠慢,不因我的渺小而故意失色。圣湖仰面,神山低头,真的让你感觉人间值得。我想记录我的足迹,留住人生的精彩,在它们倏忽而过时,用文字将它们定格,每个和文字对话的夜晚,都是灵魂的再次享受,每每灯下疾笔,都再次领略生命之美。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从遥不可及到触手可及,从仅靠影视的临渊羡鱼到心潮澎湃的身临其境,这要归功于我搭上了一带一路的时代列车。四大文明古国梦想成真,欧亚非三洲留下脚印,从印度的凯旋门,曼谷的湄南河,两河流域的巴格达,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埃及的尼罗河,卡塔尔空中俯视下的波斯湾……,更幸运的是,我的工友都是海漂,有的已经行走十几个国家,跟随他们的描述,我爬出我的蛙井,化身一只展翅的小鸟,周游世界!这些曾经的遥远由模糊到清晰,让我明白,走出去,世界就是我的家,世界那么大,我可以去看看。忽然也发现,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棵梦中的橄榄树,为了它,我不怕流浪,流浪远方……。
《身向中东那畔行》记录了我一个普通国人的海外见闻与心灵感悟,也是咱徐矿职工海外拓展的小小缩影,几年的海外经历如一个个的小精灵,藏进了我的这本书中,让我终于可以捧在手心里,一点点慢慢的回味,在记忆与回首中酿出嘴角的那抹微笑与甜蜜。
年轻的朋友们,喜欢文学吧,靠近文学你就会发现,即使是一名草根,也可以让生活变得高雅,文学,是人生最美的外衣,最高贵的灵魂,志同道合谓知己,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