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澳宝种类

标签:
澳洲澳宝opal歐泊宝石 |
分类: 认识澳宝 |
http://static.opalauctions.com/uploads/content/content_1294036205.jpg
根据研究,澳宝形成于2000年至3亿年前,澳宝的形成是在低温条件下慢慢沉积的,可以在几乎所有岩石中生成,不过一般都是在石灰岩、砂岩和玄武岩中发现。要沈积1立方公分的澳宝,约需500万年的时间;而要破坏一颗澳洲澳宝则需加热至摄式260度以上即可,因此相当珍贵
最大产地为:澳洲及墨西哥。澳宝的成因是富含二氧化硅的地下水渗入岩石裂缝,球状的二氧化硅微粒,在重力的作用下沈积而成。如果二氧化硅球的大小相同且排列规则,所形成的便是价格最高的〝结晶澳宝〞(crystal
opal)<</span>勿与二氧化硅晶体混淆!>;如果二氧化硅球的大小稍有不同,成品会有乳白色背景光泽,称为:〝白澳宝〞(white
opal)或〝奶澳宝〞(milky
opal);如果二氧化硅球的大小很不均匀,成品就会失去彩色外观,成为:〝劣质澳宝〞(potch
opal);而目前市面上也有人工合成的澳宝。
澳宝依颜色可分为3种:
1.水澳宝-体色呈白色或浅灰,半透到不透明,彩斑小,大部分澳宝属于此类。
2.透明澳宝-颜色淡、彩斑弱;像水一样透明者称为水蛋白;颜色为:黄、橙、褐色;又透明度佳的称:〝火澳宝〞。墨西哥的火澳宝出土于火山,常残有火山烈焰的形状,又称为:热情澳宝
3.黑澳宝-不透明、体色为黑灰或其他暗色,当它能彰显美丽的彩斑;则又以红、蓝、绿最具价值。
http://cdn.opalauctions.com/uploads/images/185000-189999/188271/188271_1250063013.jpg
澳宝亦有无变彩而成宝石的品种,本体色是其受欢迎的原因,常见者有:火蛋白(红至黄色)、蓝色澳宝、粉红澳宝。具有变彩的澳宝,其色泽可分为两部份来讨论;首先是其:本体色,其次是:变彩彩斑(Play of
Color),而其价值高低也是依这两部份来评断。
澳宝的本体色,较常见的为白色、黑色、橘红色、透明无色几种。白色的澳宝是市面上较为普遍的,而若白蛋白上没有彩斑,则称为:〝波次澳宝〞(Potch),较无商业价值,黑色澳宝通常被认为较贵重,因为其上的变彩在黑色的本体色衬托之下,显得份外亮丽,但通常,所谓的黑色澳宝并不必得呈墨黑色,只要本体色呈深色,一般也都归类为黑蛋白,黑蛋白上的变彩常呈蓝色,橘红色的澳宝称为:〝火蛋白〞(Fire Opal),主要产于墨西哥,因其氧化铁含量的多寡,使得颜色呈现深红色至浅黄色的不同色调,用在宝石上的火蛋白并不一定要有变彩,若火蛋白的颜色呈现饱满的橘红色,则已足以切磨成刻面宝石,火蛋白甚至被视为橘色宝石的代表。
澳宝因绚丽夺目、流转不息的奇幻色彩,彷佛大自然的烟火,被澳洲原住民称为:〝彩虹石〞。
本体色为透明的澳宝称为:〝透明澳宝〞(Crystal
Opal),若具有亮丽的变彩,也是相当受人喜爱的澳宝品种,
而墨西哥所产的透明澳宝,其本体色特别澄透,被称为:〝水蛋白〞(Water Opal)。
http://static.opalauctions.com/uploads/content/content_1294101466.jpg
澳大利亚是澳宝出产最多的国家,澳宝也是澳大利亚的「国石」。澳宝澳宝主要分为三种:〝黑澳宝
澳洲的澳宝矿区所在的位置,部分原本是被海水覆盖,因此,也产出许多被澳宝化的贝壳,其侵入现象则是当澳宝矿脉经过矿藏时,流动的澳宝进入了矿藏的裂缝之中所形成,将这种澳宝侵入铁矿或其他矿藏的原石,切割打磨,会使其呈现特殊图案,由于仍包含了母岩的部份,此种澳宝因而被称为:〝砾背澳宝〞(Boulder
Opal),另外;墨西哥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看到澳宝的结构是由整片的球状微粒硅土排列构成的,如果此片区域的微粒硅土的大小相同,则会因此结构而产生光的绕射现象,构成了澳宝的变彩。若是球状微粒的大小不一,就无彩斑产生;而当整片球状微粒的大小一致时,颗粒的大小就决定了能通过这片区域的光之波长,也就是彩斑的颜色。将澳宝放大到1万倍以上,大小150~300nm(1奈米=1
nm=10 -9m
)的二氧化硅球体整齐排列构成澳宝,若球体的大小相同且排列规则,便形成最贵的结晶澳宝(crystal opal)。
在显微镜下,结晶澳宝呈〝周期性的六角〞(hexagonal)晶格排列,具有光子能带结构,因此是自然界的光子晶体。二氧化硅的折射率在可见光波段为1.5,尚不足以形成绝对能隙。当二氧化硅球的直径为138
nm时,垂直入射的能隙落在紫光区,澳宝因发出紫色光泽,随着二氧化硅球直径的增加,能隙渐渐偏向红光区。除了二氧化硅球大小之外,能隙范围也会随着入射角度而变,再加上大多数澳宝都是由大小、方向不一的光子晶粒所组成的〝光子多晶系〞(photonic
poly-crystals)
无变彩的澳宝,虽一般泛称为:〝波次澳宝〞,认为无商业价值,但亦有部份是为市场接受的,常见者除了前述的火蛋白外,还有蓝色及粉红色的澳宝,蓝色澳宝的颜色与硅孔雀石相似,呈蓝绿色,但比重较轻,且较为不透明,粉红澳宝较一般所称粉红色宝石颜色为深,较似菱锰矿的色泽,有时亦具有黑色细纹,本体亦较为不透明。
从作成珠宝饰品的方向来考虑时,澳宝有着两项缺点:其一是硬度过低,只有5到6左右,容易在配戴时磨损。另一缺点则是其含水份的特性,使其在加工加热时,容易变质,造成彩斑消失或产生裂痕。而由于澳宝可能因缺水而产生裂痕,产地在开采后,会将澳宝放至正常环境下数个月后,确定其质地较为稳定,不会产生裂痕,才将其做宝石之用。至于所谓:澳宝要放在水中养的说法,其实指的是质地较差的澳宝。
更多信息:http://www.opalauctio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