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华简介
(2012-10-22 00:03:36)
标签:
文化 |
分类: 专业成长 |
黄元华简介
黄元华,男,汉族,湖南澧县人。数学教育硕士,深圳市高级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深圳大学校外特聘硕士生导师。深圳市名教师,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国培计划”培养对象,全国“中青年初等数学研究奖”获得者,全国初等数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是广东省黄显甫数学名师工作室、深圳市黄云数学名师工作室的重要成员。2006年以满分(150分)的入职考试成绩进入深圳市高级中学。先后被评为市十佳优秀青年教师,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竞赛辅导教师,入选市“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 是核心期刊《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学数学》等多家期刊的编委或封面人物。市级日报曾以《爱岗敬业的楷模——黄元华》为题报道其事迹。
已有1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或获奖,其中在《数学通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15篇,参编书籍多部,
与黄安成老师合著的35万字的数学教育教学著作《激活中学数学课堂》于2015年6月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主持或参与研究课题11项(含两个全国“十二·五”课题),多次受邀讲学或担任各种评委与命题教师。秉持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长期努力打造“快乐、人文、励志、高效”的数学课堂,形成了“德智并举,兼顾文理;活跃思维,培养能力;严谨务实,激情励志”的教学风格。所教班成绩经常名列全校乃至全市前茅,培养数十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一流名校。积累了丰富的“培优补差”经验。多次在各级教学比武中获奖,所上录像课曾获深圳市“优秀课例视频质量奖”。指导学生在数学竞赛中获奖80多人次。多次被聘为青年教师指导教师,指导青年教师或学生在《数学通讯》等刊物发表或获奖的论文达37篇。2011年所指导的学生荣获丘成桐全球中学数学大赛应用组二等奖。
担任班主任22年,21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善于把握教育契机,长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尤为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所带班班风正,学风好,学生综合素质高,屡获好评与嘉奖。
9次受到市级报纸、电视台采访和报道。电子邮箱hncdhyh@126.com
黄元华近几年来的部分教研成果
|
名 |
时间 |
发表刊物或获奖单位 |
数 学 教 学 研 究 |
如何放缩才能一步到位? |
2014.11 |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大) |
班规无情人有情 |
2014.9 |
入选《千字妙文:文化建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一道“深一模”试题引发的火热思考 |
2014(4) |
中学数学(湖北大学) |
|
数学课堂必须彰显学生的“四敢”精神 |
2013(11) |
中学数学(湖北大学) |
|
用待定系数法构造常数列解决一类数列求和问题 |
2012(11)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陕西师大)(国家级核心期刊) |
|
试论数学教学中的启发 |
2012(1) |
数学通讯(华中师大) |
|
试论数学课堂中的“煽情”与“造势” |
2012(9) |
数学通讯(华中师大) |
|
多项式函数图像对称性的一个必要条件 |
2013.3 |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大) |
|
一类二元绝对值函数的最值求法 |
2013.2 |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大) |
|
函数思想扛起数列大旗 |
2013.4 |
新高考(江苏教育出版社) |
|
质朴平易 |
2012(7-8) |
新高考(江苏教育出版社) |
|
合情推理在数列中的正能量 |
2013.3 |
新高考(江苏教育出版社) |
|
试论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
2012(1) |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大) |
|
一道课本习题的解法探究及应用 |
2012(1) |
中学教研(数学)(浙江师大) |
|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实践例探 |
2011(12) |
中学数学(湖北大学) |
|
借助常数逆代法研究一类圆锥曲线问题 |
2011(10)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陕西师大)(国家级核心期刊) |
|
构造辅助函数证明不等式 |
2011(7)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陕西师大)(国家级核心期刊) |
|
圆锥曲线的一组生成方式 |
2011(6 ) |
数学通报(北师大)(国家级核心期刊) |
|
行到水穷处 |
2011(7) |
中学数学(湖北大学) |
|
一道课本例题的结论拓展及其应用 |
2011(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陕西师大)(国家级核心期刊) |
|
一类圆锥曲线问题的统一解法及其相关结论 |
2010(4) |
教育教学创新(北京) |
|
如何生成让师生心灵舒展的数学课堂 |
2011(1) |
广东教育(广东省教育厅) |
|
一道课本原题的多解探究 |
2011(5) |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二等奖 |
|
公开课《用构造函数法证明不等式》 |
2011(5) |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二等奖 |
|
一道课本原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
2011(4) |
广东省中学数学论文一等奖 |
|
例谈用常量替换法解题 |
2010(9) |
数学通讯(华中师大) |
|
沟通2种“和” |
2010(9) |
中学教研(数学)(浙江师大) |
|
巧借数形结合 |
2010(6) |
数学通讯(华中师大) |
|
参编《高中新课程推进中的难题解析》 |
2010(5)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
|
借助对应思想 |
2009(9) |
中学数学杂志(曲阜师大) |
|
利用不定方程解决计数方程 |
2009(8) |
考试(光明日报社) |
|
圆锥曲线的又一组有趣性质 |
2006(9) |
中学教研(数学)(浙江师大) |
|
浅析2006年湖南高考数学理科卷 |
2006(7) |
上海中学数学(上海师大) |
|
参与编著《中国高考年鉴》 |
2006(7) |
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
|
两类似是而非的对称问题 |
2006(7) |
数学教学通讯(西南大学) |
|
圆锥曲线焦点弦的一个统一结论及其应用 |
2006(5) |
中学数学研究(江西师大) |
|
椭圆的又一定义 |
2006(2) |
数学通讯(华中师大) |
|
求解高考数学选择题的四大速胜方略 |
2006 (1) |
高中数理化(北师大) |
|
一道数列题的多解探究 |
2006 (1) |
数理化解题研究(哈尔滨) |
|
一题多解 |
2005 (11) |
中学理科(广西南宁) |
|
以美育人 |
2005 (11) |
湖南省美育学会一等奖 |
|
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 |
2005(9) |
数理化解题研究(哈尔滨) |
|
巧选方法 |
2005(9) |
考试(光明日报社) |
|
巧用“逆代法”解题 |
2003(3) |
数学大世界(长春) |
|
以美激思 |
2003(11) |
湖南省美育学会二等奖 |
|
教 育 研 究 |
以赞美催生自信 |
2006(4) |
素质教育大参考(上海) |
爱好教书的人最幸福 |
2010(10) |
特区教育(深圳) |
|
赏识点心灯 |
2006(6) |
教育艺术(首都师大) |
|
包容与等待 |
2010(3) |
教育教学创新(北京) |
|
心理相融 |
2006(9) |
教育艺术(首都师大) |
|
指导学生科研 |
从
|
2004 (24) |
数学通讯(华中师大) |
删繁就简 归于平易(张琢) |
2011(3) |
《数学通讯》第十届高中生数学论文竞赛二等奖 |
|
N-超级立方体魔方理论研究及其解法(伍易东肖泽谷 黄灿) |
2011(11) |
丘成桐中学数学大赛应用组二等奖(全球第4名) |
|
一道课本习题的多解探究(韩旭 ) |
2012(3) |
《数学通讯》第十一届高中生数学论文竞赛一等奖 |
|
一道女子奥赛题的简证(黄灿) |
2012(4) |
《中学生数学》 |
|
圆锥曲线的又一有趣性质(卢荣邦) |
2013.6 |
《数学通讯》学生刊 |
|
课题 |
信息技术环境下激发学生深度参与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
2014.9.10 |
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