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记录表(郑淑芬)
(2021-01-15 20:07:01)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执教教师 |
|
评课人 |
郑淑芬 |
开课时间 |
9.24 |
开课地点 |
本校 |
课题 |
列夫 |
评课地点 |
大办公室 |
参加对象 |
语文组教师 |
评课时间 |
9.24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列夫.托尔斯泰》这篇课文不好上,无论是作者茨威格,还是文中人物列夫.托尔斯泰,都离学生生活比较遥远,文化差异比较大,因此,文中有很多饱含赞美的语句,含义很深刻,对这些句子的理解,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支撑点,学生才能理解,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今天听了杨老师的一课,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朗读设计巧妙 “像我这么个生着宽鼻子、厚嘴唇,灰色小眼睛的人,难道还能找到幸福吗?”在朗读指导重音“宽”“厚”“难道”后,杨老师设计:我们不妨在这句话前加一个适当的感叹词,比如”唉“、“哼”、“呵呵”------ 二、材料佐证丰富 杨老师在讲到托尔斯泰的追求与他哥哥讲的《绿杖》故事有关,并出示《忏悔录》相关语句“那时候我相信绿杖上面写的:应当消灭人世间的一切罪恶,赐给人类最大的幸福。现在,我仍然相信有这么一个真理。”这让学生充分理解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 三、课堂上富有诗意 杨老师在引导学生品读描写托尔斯泰眼神的比喻句时,把这些比喻句联成一首小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如果链接托尔斯泰与家人决裂的材料,那么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作为一个始终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他自己的幸福。” |
||
过程确认 |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邵素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