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三绝之苏绣

标签:
观网 |
分类: 观网发布 |
想认识苏州,就要从认识苏绣开始。因为苏州的美和苏绣的美是相通的,那就是:精致、精美和精湛!
作为苏州三绝之一的苏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聪慧智巧的苏州姑娘,在闺房中吟诗作画之余,就想到把这画品描摹到衣袖上去,然后用五色丝线把那画品绣在衣服上、被子上,枕头上,裙子上等等来打扮自己。那云鬓玉簪,绣衣榴裙,配衬着青春娇艳的脸蛋,身段袅袅走起路来环佩玲珑叮铛,就好像是“九天仙女下凡来。”那样轻灵飘逸,婀娜多姿。看的那郎君和士大夫们,眼热心跳,啧啧称奇不已,纷纷拿来作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于是乎苏绣便在吴地流传开来,成为了闺房女红的必修课。
苏绣在汉代之前叫“纹绣”。到了三国时期,吴国的官员“妻妾衣服,悉皆锦绣”令那些曹魏刘蜀的官员,羡慕不已。尤其是吴郡的那位赵姓姑娘,她首创了“画绣”,把刺绣这门艺术从实用性走向工艺品,为发展苏绣作出了杰出贡献,也为苏绣开创了新的发展路子。
到了唐代崇尚奢华的唐宫,皇后丽妃,公主佳人,更是深爱在衣裙上描凤绣花,美艳自己。虽然此种做法大费周章,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这也鲜明的体现了苏绣的艺术魅力!画绣的开创,把苏绣的欣赏价值提高到艺术的高度上来,揭开了苏绣艺术价值的内涵性,开启了艺术绣得序幕。http://s15/mw690/003k8ucxgy6Iuc9XFkq4e&690
苏绣和湘绣、蜀绣、粤绣,同为我国的四大名绣。苏绣按其实用性分为被面、服装、床罩等绣品。艺术观赏品有挂屏、围屏等。吴地有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的传统习俗。明末清初,木渎艺人沈寿首创“仿真绣”。其作品《意大利皇后像》和《耶稣像》绣出了人物逼真的神情。后来她的作品还荣获了世界最高卓绝奖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大奖,被誉为“绣圣”。
解放前苏州震泽女校的杨守玉把西洋画的艺术光韵与苏绣相结合创造出“乱针绣”使得苏绣更具表现力,更具有现代画的光韵的灵气和动感。色彩更有着音韵传神的质的流韵,使绣品更具有鲜明的活力。之后在罗伯特的推荐下采用乱针绣的苏绣从工艺品变为艺术品,更好的发挥了其价值,使苏绣更具时代的特性。作为苏州三绝的苏绣,在一代代刺绣艺人的追求下发射出更加辉煌的生命力。
苏绣艺术从开始的摩仿到写真再到神韵到现今的写意(乱针绣)这几个阶段的发展,从实用品到工艺品,再到现在的艺术品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真是苏绣艺人一代代孜孜不倦追求不息精神的体现。
如果说,苏州纵横交织的河道和水巷是丝绸,那么,苏州,不就是一幅美轮美奂的苏绣么?只是,它不是藏在深宫或挂在墙壁上,而是挂在我们的心中和天地间!
目前网民最欣赏的江苏十大文化符号正在火热投票中,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
网民最欣赏的江苏十大文化符号投票地址:
http://www.cvpp.cn/su/83380.html
(中国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