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地狱到天堂的母乳喂养经历

(2013-10-30 07:43:19)
标签:

舌系带过紧

母乳喂养

配方奶

切割术

初奶

育儿

      我先有了女儿,喂母乳到一岁半。有了这成功的经验,所以生儿子的时候,我很有信心,心想还不是小菜一碟,英文有句相应的俗话叫: “ Easy, peasy,lemon squeezy.”  结果发现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生儿子时除笑气外没有用过其它止痛药,所以儿子生后趴在我的胸前就会自己找乳头,吸允。小小的嘴接触到我的乳头,全身疼痛的我心就瞬间融化了。

      当天我生完儿子后两小时就被医院打发回家了。我按照原则频繁地给儿子喂奶。问题出来了,女儿生后喂完奶,即使吃得很少,也会马上睡一个多小时。而儿子喂完后放下没几分钟就哭,一定要再吃奶才会停,他会含着乳头睡着,但一离开乳头没几分钟就会哭。基本上一天24个小时都要含着乳头。 第二天一位台湾朋友来拜访,听我说了这个情况以后,说会不会是 “Tongue-tie”。中文是“舌系带过紧”。她的儿子出生后就有,后来做了切割术后好了。一语惊醒,赶紧查有关知识,再看儿子的舌头,好像确实不能伸到口外。舌系带是连在舌和口底之间的薄条组织,孩子张开口撬起舌头就能看到。舌系带过紧是这个组织短而紧,限制了舌头的运动,舌头不能正常自主地前伸,舌前伸时舌尖因被舌系带牵拉而出现凹陷,舌尖呈W 形(正常人舌头伸出时舌尖呈V 型)。舌系带过紧会导致宝宝张嘴不够大,直接用牙龈含乳头,导致妈妈的乳头受损疼痛,而宝宝也没有有效地吃到奶,所以觉得饿而需要不停地喂。

 

        这些表现跟我和儿子的情况很象,但我又不能确定,也顾不得要不要坐月子,带上孩子赶紧赶回医院。当班的儿科医生看后,我们说了自己的怀疑,他也不能确定。但他说医院有个专门治疗“舌系带过紧”的助产士,一星期只上一天班。我算了一下离她上班还需要5天时间,那可怎么办。医生说没办法,只能等。英国虽然制度比较公平,但也很古板。定好的事基本不会改变。我们约了那个助产士的门诊,只好先回来了。

 

       回来后我白天黑夜地喂,只希望儿子能吸到一些珍贵的初奶。宝宝只有含着我的奶头的时候才能睡。一离开就哭。没多久,我的乳头就裂开了,剧痛无比。我就试着挤奶出来让先生喂。一个多小时挤出来的不到半调羹,先生拿着这费劲千辛万苦得来的初奶,明显压力过大,喂的时候手都不停地颤。好歹吃进去了一些,才松了一口气。等到第三天,儿子只小便了一次,又担心了,怕摄入不够,先生又急匆匆得陪着我赶到医院。医院量了下体重,说没有降到警戒线一下,让我们回去继续等。有个护士看我们着急,就建议我们先用配方奶。我是很不愿意用配方奶的,一是怕孩子适应了配方奶的味道,就会放弃母奶。第二也担心配方奶会改变孩子肠道菌群分布。回去后跟先生商量了一下,还是没用。这两天根据我们自己的观察和研究,基本上断定儿子有“舌系带过紧”。就希望见到专家能解决。还有几天的时间,再难我也准备挺过去。有空我就挤奶,用勺子喂给儿子。用勺子不用奶嘴也是因为怕引起儿子的乳头混淆。不挤的时候就让儿子吸。破裂的乳头被吸允时那种疼痛真的是连心都颤。即使我经历过生产的痛,也有些抵抗不住。度日如年,一直到看那位专家的时间。

 

       那位助产士听了我们的描述,看了一下儿子的舌头,马上诊断就是“舌系带过紧”。没迟疑就抱到隔壁做了切割术。因为孩子很小,很简单,她跟我描述就是把舌头拉出来,划一刀就行了。只听见儿子在隔壁哭了几嗓子,几分钟的时间就抱还给我。让我马上喂奶,可以安抚他也可以帮助止血。奇迹般得,我感到喂奶没有那么痛了。儿子吃了一会,第一次离开我的奶头睡着了。助产士跟我说儿子的问题还是严重的案例,舌系带前后都紧,她割了两刀才完成。如果不做切割术的话估计是不能母乳喂养的。我真是非常庆幸我坚持了下来,也幸运得碰到会诊断和治疗这种问题的专家。

 

     从此儿子也顺利得走上了母乳喂养的道路,看着儿子在我的怀中吃完奶,躺在边上甜甜得睡熟的时候,我的真实感觉就象是从地狱直接飞到了天堂。

 

      有时候在想国内有很多妈妈最开始喂奶太痛苦也不得不放弃,会不会也有一部分是这个“舌系带过紧”引起的。研究表示,在英国大概10%的新生儿有“舌系带过紧”。而美国的调查,在母乳喂养有困难的群体中大概16%是“舌系带过紧”引起的。可见新生儿中“舌系带过紧”的比例并不小,而且还相当得普遍。

       如果宝宝出生后,不能有效吃奶,必须长时间含着奶头,而舌头很难前伸,舌尖呈“W”形,妈妈一定要注意,早带去检查治疗,才能顺利得开始母乳喂养。




文章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