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5年9月26日-9月29日文明密码中秋特别节目给大家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当我们还在感慨上一次的经历时,才发现,我们又一次启程了。这一路,因为有自己的坚持,而变得精彩。这就是工作,也是生活,更是属于你自己的不可复制的人生。在肇庆拍摄端砚期间,我们去了端砚的原产地,学习了如何把原石雕刻成一方好的砚台,明白了端砚和其他砚台的本质区别,也了解了端砚背后的故事。
相遇了那么多把端砚视为生活一部分的人,如今想来还是那样印象深刻,仿佛就在昨天。拍摄过程中的偶遇、奇遇、惊喜、意外,总是比拍摄本身更值得纪念。(写游记此刻已是半夜十一点,美女导演马芳和我有共同的心声。)
其实在古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砚台。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要用到砚台。因为人们要写字作画。因此与端砚有关的人物也少不了。公元1041年(庆历元年),包拯调任端州知府,又升任殿中丞。包公一直都是清正廉洁的,他来到生产砚台的端州,依旧如此。据说以前来这里做官的都是会趁着进贡,大量收敛数十倍的进贡砚台,送给当朝权贵,但是包拯当官期间却没有往家里带过一方。当地人为了纪念包公修建了一座包公祠,而且当地粤剧团还有一个曲目叫《包公还砚》。
我们来到粤剧团,请团长帮我们演出有关砚台的这段戏。但是剧目中的角色都是男性,我无法参与其中。为了让大家在看节目的时候能够更加有意思,我们摄制组也都在绞尽脑汁想办法。后来英俊洒脱做事麻利的导演杨高(他特别有耐力,爬山去端砚的开采地探秘那天,徒步七公里,他连大气都不喘一下,很有运动天赋)决定,让我扮演剧目中的展昭,来客串一下。终于有机会女扮男装,我这飞爷的称号也算是名符其实一回,我很期待。
来到后台,所有演员都穿着统一的白色衣服,在自己的梳妆台前熟练的化妆。那感觉就像是要上战场一样,紧凑、整齐、有秩序。一位扮演衙役的老戏骨帮我化妆,白底,黑眉,红眼皮,红嘴唇,画完,我就变成了这样。说心里话,当时我自己就想,我要是剪了短发,或许也是个帅哥吧!嘿嘿,这感觉,好像就是个男的呢,因为看上去和大哥没啥区别呀。
化完妆就是穿衣服,剧团有专门的道具师。里三层外三层的戏服好不容易穿戴完毕,我就这样英俊的出场了。怕帽子掉了,我头上的那个绑带捆的特别紧,没几分钟就头疼,但是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我要登台,不能给大伙丢人,况且每一位演出的演员头上都要这个“紧箍咒”,总不能让人家觉得飞爷矫情吧,忍痛硬挺啊,真难受啊。
也算是过了把瘾。齐得隆咚呛,女扮男装完毕,展昭和侍卫们一起出场,哈哈,从前到后只有一句台词,好像是“得令”,我自己却还演得有模有样。现在再看剧照,觉得很有意义。感谢剧团大哥们细心教我台步,我居然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感谢当地宣传部、电视台、端砚协会、歌舞团的大力支持,感谢各种TV,让我有了这份奇妙的经历。
很多时候,人们就会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很多冲在一线的电视同行,都过着5
2,白加黑的生活。别人休息,我们加班,别人睡觉,我们剪片。工作辛苦,作息不规律,太累了。或许大家都问过自己,这样做值得吗?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呢?其实,静下来,你会发现,喜欢一个行业是不需要理由的,懵懂中我们已经在路上。
这条路能让你看到世间百态,走进寻常百姓家,感受别人的生活,体味别样的人生。当我们还在感慨上一次的经历时,才发现,我们又一次启程了。这一路,因为有自己的坚持,而变得精彩。这就是工作,也是生活,更是属于你自己的不可复制的人生。
国晓飞如何摇身一变变展昭?
http://ww3/large/b585f72fjw1ewfpve24swj218g0p0gyq.jpg!" TITLE="【飞爷的探秘之旅】飞爷变展昭啦 !" />
前一篇:【编导说】春天的祭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