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祭”事

也许你没有听说过端公戏,但是你一定见过图中的面具,这面具包括和其配套的酒杯、号角等用具都是“端公戏”的必备道具。这些本是巫师祭祀的用品为什么会是戏曲中的道具呢?这就要说说“端公戏”的起源了。端公戏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祭祀舞蹈。《汉书》、《宋书》、“地理志”都有“汉中之人,不甚趋利……好祀鬼神,尤多忌怨,崇奉道教,犹有张鲁之风”的记载。端公负有神圣差遣、驱魔逐鬼的职责。跳端公的法器是维系端公传承的重要凭证,其代代相传而产生的结果是较好地保留了原生态的傩文化。陕南端公在艺成出师时,要摆坛谢师,师傅要传法器、授师牌。所传法器有:神榜、师牌、令、法印、法铃、脚卦、号角、师刀、令旗、令箭、法衣、法裙、五佛冠、面具、坛神等等。端公戏发展到现在已经融入了很多现代元素,在时代的变迁中端公戏不断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已经演变成了汉中地区非常受人欢迎的地方小戏。
汉中地区端公戏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一种承载了诸多信息的艺术样式,内含民俗文化、民间信仰、民间歌舞、民间戏曲、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它既携带着古老傩文化的基因,又体现出戏曲音乐的风格特点。它既与宗教祭祀活动关系密切,又与民俗活动息息相关。它的发展过程是顺应了时代发展和变迁的。这为我们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指出了一条新的思路:在文化的传承中,不一定要完全保留的去继承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重要的是取其内在精髓,用适合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形式来传承文明的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