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码峰的变化规律总结(一)

标签:
股票 |
筹码峰的变化规律总结(一)
一、看筹码峰的意义
在市场运行中的移动成本分布表现为“发散-密集-再发散-再密集-再发散”的循环过程。主力操作股价的过程其实就是筹码流动的过程。市场主力是何时进场的?主力怎样收集筹码的?其成本是多少?何时拉升?怎样完成出货的?如果获悉主力运作的动向,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要充分了解这些,我们就要知道市场成本的流动情况。这样就引发了一个长期存在的市场事实,就是市场的持仓成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聚齐全体流通盘的股东进行交易,然后大家按照其买入成本把手中的股票放在K线相应的价位上,这样股票就会堆积起来,某价位的股票多一些,就堆的高一些,反之,就矮一些。如果有人卖掉手中的股票,就将从原来的价位位置拿掉,而重新堆积买方新建仓的价位上。这样我们就可以形象的看到市场交易中所发生的成本流动情况。我们把移动成本分布用一条条柱线来组成图案,每一条线加起来正好是100%的流通盘。
当股价处于历史的相对高位或低位筹码形成密集其股价将来有不同变化的四种走势,另外大家要注意并不是只要筹码在低为密集将来都能持续上涨成为大牛股,筹码密集股价在低位横盘后也并非就是见底信号。
筹码密集后其股价是否见底还取决于大盘及这支股票形成密集以后的筹码是主力的还是散户的等其他诸多其他因素。只有当大盘形成底部,主力建仓完毕后所形成的筹码密集才能成为可信的底部先决条件。所以,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一定要进行综合的决策分析。在低位筹码密集后主力启动以前也会因为跟风盘多或洗盘不够充分而改变准备拉升的计划;尤其是在高位,当股价突破上面的密集峰投资者追涨介入以后,由于主力是灵活多变的,如果CYF显示人气高,追涨的人多,换手率大,那么主力可以改变准备继续拉升的计划,转为打压或出货。所以投资者在进行筹码密集的实战操作中一定要设置好获利及止损位,且对仓位进行管理以规避风险。
二、筹码分布指标运用技巧:“下峰锁定,行情未尽”的市场含义及使用方法。
“下峰锁定,行情未尽”是指当股价脱离低位筹码密集峰,股价进入拉升阶段。在股价拉升的过程中,股价下方密集的筹码没有跟随股价的上涨而向上转移。根据市场原理“获利不走的筹码是庄家的筹码”,由于下方主力的筹码没有转移向上转移则表明主力没有完成在高位派发筹码的过程。所以下方筹码只要锁定不动,自然个股行情仍没有结束。
当股价进入拉升阶段而下方筹码没有向上转移,其股价的走势通常会有下列三种情况出现:
(1) 股价持续上涨,直到筹码由下向上完全转移,主力完成派发完毕,股价形成顶部;
(2) 股价由上涨转为下跌,跌到低位密集峰以后,股价再向上突破,形成更大的涨幅;
(3) 股价由上涨转为下跌,跌破低位密集峰以后,股价反弹回原筹码密集峰的价格区域横盘;
通常出现这种市场现象是大盘处在牛市当中,主力可以将进行锁仓拉升,拉升到一个主力认为获利丰厚又可以从容派发筹码的位置,再进行出货。
三、如何用筹码分布捕捉超级牛股
一只股票如长期走牛,一定有他的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庄家的能力和运作模式,判断的方法有多种,现在主要从筹码分布上谈谈如何扑捉此类股票。在庄家发现这类股票的价值前,这类股票的走势并无特别之处,当主力开始运作时,在初始阶段我们并不容易发现:它的筹码这时有两种状态(1)底位密集(2)发散状态,但以1为主。但有一个共同而又非常重要的显象即筹码几乎全部处于套劳状态,再放量拉升30%左右后,解放了所有的人后,开始回落但又有一个重要的现象出现了缩量,大家可以想想,主力不是解放军,他一定还有目的,那就是继续吞吃廉价的码(这时大部分散户是要出逃的,因为K线呈空头,时间长,指标走坏)这正中主力的下怀,这时主力的极限位正是筹码的下沿,因为主力不愿让我们拣到比他还廉价的筹码,于是真正的主升浪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