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经生理学家韩济生院士:用针刺疗法治疗孤独症

(2014-07-29 06:40:56)
标签:

育儿

分类: 养生保健

神经生理学家韩济生院士:用针刺疗法治疗孤独症

  院士风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群体,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最高学术称号,终身荣誉。

  韩济生,1928年生于浙江萧山。神经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疼痛医学的开创者。2011年获得我国医学最高奖——“吴阶平医学奖”。在过去50年,韩济生院士将针灸这一西方人眼里的“东方巫士”剖析清楚,其研究的意义不仅局限于中医针灸界,也为西医神经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晚年,他还将针刺疗法拓展到戒毒、减肥、戒烟、戒酒等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今,耄耋之年,他并没有停下科研的脚步,在针刺治疗孤独症和辅助生殖方面获得新的突破。对此,他很自豪:“这两项都是我80岁以后才开始的,而且能够造福于人,我很高兴。我身体还可以,脑子也还可以,能够接受挑战。”

 

  文/图 北京站记者 谢绮珊

  已经“超期服务”二十多年

  1937年,韩济生9岁,那一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催促着这名懵懂少年一夜长大。逃难伴随着成长,生活颠沛流离,记忆中,满是遭受侵略的苦难。不久,母亲罹患胆囊炎不治身亡。这一切激励他努力报国,希望中国能够更加强盛。他说:“在我整个人生当中,努力做学问是主要的,即使现在86岁,只要电脑一打开,别的事情都充耳不闻。”

  韩济生走上了医学之路,“济生”之名早已饱含父亲对其“普济众生”的期望。从传教士那里习得一些零星医术的父亲,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真正的医学院。1947年,他如愿考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系。

  如今86岁的韩济生儒雅清瘦,神清气爽,很大程度得益于他长年健身。以前,他每天一早打半小时网球,或者跑步,“总要想办法把力气使出来”。自打去年底不慎摔了一跤,左腿膝盖内侧半月板破碎,伤好之后他便将运动场所搬到了室内,练起了健身单车,每天5公里。

  说起养生,似乎没有什么秘诀。他11点多入睡,凌晨4点就醒了,5点起床,天天如此。“所以我的工作时间比别人长一点,我也没有什么假期,乐此不疲。”院士没有退休之说,只要愿意工作,就可以继续工作,如今他已“超期服务”20多年。 

  促使美国医疗保险为针灸付钱

  在韩济生家里,数不清的奖牌摆满了架子,包括美国针刺研究学会终身成就奖、香港张安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台湾立夫中医药学术奖、北京大学蔡元培奖等等,这些奖项的第一位获奖者都是韩济生。

  算起来,韩济生迄今在国外做过209场报告,都是为了把中国的针灸原理传递给全世界。神秘的中国针灸最初并不为西方国家承认,2009年,韩济生作为直接接受美国卫生部科研基金资助的科学家,对于“针灸疗法具有化学物质基础”的理论进行了科学阐述。从那以后,美国的医疗保险公司开始为这种治疗方式付钱。

  “其实,这个工作我们做了半个世纪。自1965年起,在周恩来总理指示下,我开始从事针刺镇痛原理研究。中国的针灸有几千年历史,要用科学来阐释却并不容易。我坚持研究其物质基础,其实针灸的作用就是把人体中固有的功能发挥出来。”韩济生解释说,当人受伤时,身体会产生减痛的物质以缓解痛苦,针灸就是把这种物质激发出来。“如何产生这个物质以减轻痛苦?原来并不需要疼痛那么厉害的代价,只要摸到它的钥匙孔,用钥匙一开就可以。什么钥匙?就是外力刺激的密码。”

  韩济生说,比如说每秒两次的刺激,脑啡肽就出来了,如果每秒100次刺激到脑子里去,另外一种物质——强啡肽就产生了。这两种东西都会减轻痛苦,不仅减轻疼痛,而且减轻人精神上的痛苦。次数越多就越强烈吗?当然不是,要找到它的密码。“找到密码,就能把自己身体里的功能发挥出来,对外来的药品依赖减少,中医说‘扶正固本’,即扶持自己的正气,巩固本身的力量。”

  1990年开始,他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戒除毒品依赖。“平常人没有吗啡没有关系,但吸毒者没有吗啡就掉到地狱了。”而针刺疗法可以让吸毒者发挥自己的内啡肽,吸毒者用这个方法,十个中能有三个不复吸,这让他特别高兴,自掏腰包10万元作为戒毒基金,如果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治疗一年不再复吸,每人奖励5000元。

  对于近期戒瘾学校体罚学生导致一死一伤事件,韩济生表示,网瘾不能通过体罚来治疗。“就算是戒毒,体罚同样戒不掉,有的戒毒所甚至在冬天用冷水冲他们,还是戒不掉。脑子里有了化学变化,体罚是戒不掉的。只能用温和的办法,促使其脑子里自己产生愉快的东西,来替代上网或毒品所得来的愉快,慢慢扶正固本,才有可能戒掉。体罚,只会更痛苦,病症还是去不掉。”

  “80后”开辟两项新研究

  此外,针刺疗法还应用于减肥、戒烟、戒酒等领域,但最让韩济生看重的是在孤独症和辅助生殖方面的成果,而这两项研究是他在80岁以后才开始的。“我要做一些西医做不了的东西,在孤独症和辅助生殖两个领域最为急迫,在这两个方面有突破,真的是普济众生,可以为很多家庭带来幸福!”

  “我的一生,最初研究针灸的止痛原理,开刀时为何可以少用麻药,找到其物质基础,破开脑子里的密码,要什么就取什么,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等等。”韩济生说,针对孤独症,则不是吗啡,而是人脑中一种社交因素:催产素,人体中的催产素对子宫起作用时会引起宫缩,作用到脑子里则影响社交。人交往的能力与社交因素——催产素有关系。孤独症的孩子不与人说话,甚至没有眼神交流。导致孤独症的因素很多,其中有一个因素,就是社交因子少。

  他说:“从鼻子喷,或从静脉给点催产素,可以减轻症状,但不是标准疗法,开始有效,打几针就无效了。所以不能通过外来打进这个东西,而是内部脑细胞生成,才是有用的。如何让它生成?我们找到了一个密码,1秒钟约15次的刺激,就可以促使这个东西的生成,减轻症状。慢慢摸索出来以后应用于临床,一个孩子一周治疗五次,每次30分钟,用特定的频率刺激,经过一个月,有所改善。两个月,有明显的改善,甚至有的根本不会说话的也开始叫‘妈妈’了,再过些时候,会说‘妈妈好’、‘妈妈我爱你’,慢慢懂得要说话,表达自己了。”

  同样,西医在治疗不孕症的成功率也仅维持在百分之三四十,而韩济生通过针刺疗法,已经将成功率提高十到二十个百分点。他说:“开放单独二胎政策以后,高龄人士的需求会更多。去年,国家为此拨款1900多万,将在全国9个医院形成大样本。”

 

  闲时常和夫人一起哼唱英文歌

  韩济生和夫人朱秀媛教授结识于上海医学院,同年同月生,一个学医,一个学药。更有缘分的是,相识不久,发现彼此都爱唱歌,凑巧的是都爱哼同一首英文歌。当时两人都不知道歌名,直到最近女儿在美国寄来一张光盘,才知道叫《Danny Boy(丹尼少年)》。即使现在,兴之所至,他们也时常一起哼唱这首歌,享受音乐的美妙。结婚近60载,始终琴瑟和鸣,相敬如宾。他们的一对儿女都是北医毕业,一家子都从医悬壶济世。如今女儿一家在美国生活,但他们每年都会做一张完整的合家明信片。

  说起老伴,韩济生时常把“幸福”两字挂在嘴边,语气中透出感激:“我们在工作上互相扶持,她化学比较好,我的好多科研她也一块儿出主意,我们有很多共同语言,回家还能继续科研,这是非常好的。要不然,我这样从早忙到晚,一般妇女是不会理解的。她把生活都担当起来了。我屡屡把获奖的奖金捐出去,没有她的同意,我也捐不出去。”

  对此,妻子朱秀媛淡淡地说:“我有自己的工作,虽小有成就,但可能他的能量更大一些,两个人总得有一个要牺牲。”每每韩济生捐款,都是以两个人的名义,至今他们已捐出一百余万,并成立了北京济生疼痛医学基金会。“他在生活上照顾我,比如一起出去从不让我提拿重物。在许多决策上也给我帮助。由于他知识面广,像是一部活字典,随时随地都可向他请教,几十年下来,我的脑子里也熏进不少医学常识。”朱秀媛说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