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 &nbs
(2015-11-14 14:15:19)
标签:
教育一日常规自我管理 |
分类: 教育随笔 |
摘要: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加强自我管理的培养,特别是在小班,显得格外重要,从小培养幼儿自我管理意识,对于每个开展正常的保教秩序及幼儿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如何在一日生活中促进幼儿的自我管理呢?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注重班级常规建立,培养幼儿自我管理意识。其次,创设适宜环境,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最后,注重过渡环节,帮助幼儿逐渐实现自我管理。
关键词:幼儿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包括: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活动又包括:用餐、喝水、就寝、入厕等诸多小的细节和工作。如何在这些活动中加强幼儿的自我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小班,从小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减少成人的管理,避免过多的限制,有利于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打好幼儿素质教育的基础。本学期教研活动中我们重点关注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
一、注重班级常规建立,培养幼儿自我管理意识。
常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九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的要求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其中明确指出了良好的常规在幼儿自我管理方面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我们小班,幼儿刚入园,从家庭生活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对幼儿园生活不是很了解,良好的常规培养对我们在幼儿园各项教育工作及活动的开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首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需要有明确的认识,同时对班级幼儿有个全面了解,知道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在这些基础上建立符合班级幼儿发展的常规要求。
其次,注重幼儿一日生活细节中的常规引导,让幼儿知道该做什么,如在晨间活动中融入礼仪教育,引导幼儿礼貌地与班级教师打招呼,鞠躬问好等。开展一段时间后,孩子们都知道早晨要主动与老师问好,家长也反映孩子现在非常有礼貌,有时还会主动告诉家长看到老师要问好等。这样,在幼儿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对常规都有明确的要求,注重细节,鼓励幼儿也参与到常规管理中,让幼儿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中受益,逐渐培养幼儿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创设适宜环境,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环境既是教育的背景,也是教育的手段,同时又是教育自身。给幼儿提供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能够使幼儿心灵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因此,我们十分注重环境的创设,把教育渗透在环境中,使幼儿在“无声”的环境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
合理的过渡环节,能给幼儿提供一个释放心理能量的空间,发挥幼儿的自我调节功能,培养幼儿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过渡环节非常多,在过去的过渡环节,等待时间特别多,孩子们也特别自由松散,而这样日复一日的重复,必会让幼儿失去很多主动发展的机会。因此本学期我们非常注重过渡环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等待,逐渐用幼儿的自我管理代替教师的管理。
首先,在过渡环节中逐渐用音乐提示代替教师的指令,让过渡环节更加有序,每次区域活动结束后我们都会用音乐来提醒幼儿收拾整理,而整理结束后随着音乐进行盥洗、喝水等,这样过渡环节中便不再混乱,而音乐我们经常会选择一些幼儿比较喜欢的,这样幼儿如果先喝完水,可以随着音乐小声哼唱等。
其次,在过渡环节,我们规定幼儿可以进行丰富的自选活动。我们在班级创设了过渡环节自选活动墙,让幼儿每天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过渡环节,自己选择自己想进行的活动,避免不必要的等待。过渡环节的选择非常丰富,包括:自选区域游戏、桌面插塑玩具、互动式游戏、手指游戏、悄悄话等多种方式。幼儿早上入园后便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玩的区域,自己管理自己的活动。喝水、盥洗活动、午餐活动中,部分幼儿速度快一点的,可以自己选择玩玩手指游戏等,我们班幼儿特别喜欢玩手指游戏,这样安排既减少了不必要的等待时间,让过渡环节丰富起来,同时也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孩子在小肌肉发展、语言发展等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经过这一学期的探索和实施,孩子在幼儿园开始形成自我管理意识,逐渐开始学习自我管理,养成了很多良好的习惯,相信在接下来的探索和实践中,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会有大幅度提高,这样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管理也会更加轻松,而孩子也可以在幼儿园拥有自己愉快和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