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幼儿园班级文化建设

(2013-01-04 13:45:00)
标签:

教育

班级文化

礼仪

杂谈

分类: 教育随笔

   当今时代是一个非常重视文化的时代,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班组,文化的魅力日益显现,文化的作用日益重要,文化的前途日益明朗,但文化又是具体的,文化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离开了特定的载体,文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班级文化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班级师生通过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创设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在幼儿园园所文化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对班级文化建设十分重视。

    幼儿园班级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和建设班级文化是幼儿园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班级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基层单位,通过创建班级文化可形成具有独特凝聚力的班风班貌、制度规范和精神气氛等,是幼儿园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内驱力。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人格教育依赖于6岁前的培养。”一个人只有在幼年时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举止,将来才能在一个物质充裕、精神生活丰富的和谐社会中,塑造自身高贵的品行。培养幼儿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幼儿学到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是学前教育中社会领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我们班这学期把文明礼仪建设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点,从小培养幼儿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一、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礼仪教育。

    古人云:增人一言,重如珠玉;伤人一言,重于剑戟。可见语言文明的重要性。因而在日常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我们都十分注重引导幼儿使用“请”、“您好”、 “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并要求做到“三会”,即会使用尊称,对长辈不直呼其名,不给他人起外号;会使用谦让语,如“对不起”、“没关系”、“麻烦您”等;会在一定场合使用问候语,如“早上好”、“晚安”、“再见”等。在日常活动中教育幼儿不随地扔垃圾、不乱丢果皮纸屑、看到垃圾要捡起来扔进垃圾桶等。充分抓住教育契机,随时对幼儿进行引导。

    二、创设良好环境 ,营造讲文明、懂礼仪的氛围。

    我们知道幼儿园环境具有教育性,良好的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因而我们班在开学初就围绕“讲文明”这一主题来创设班级环境,在班级墙面、活动室外墙、卫生间等醒目处张贴文明礼仪宣传语,布置活动室主题墙,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形成。例如在三月份,班级结合母亲节,以“感恩的心”为主题布置墙面,幼儿亲自动手制作各种爱心卡片,知道妈妈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知道妈妈工作的辛苦,通过自己制作卡片,表达对妈妈的爱等。

    同时,针对孩子容易受榜样感染的特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言传身教,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每天来园或离园时主动向同事、家长、小朋友问好等,接待家长及来园客人做到热情礼貌,处处为幼儿做出行为学习的榜样。

    积极倡导家园共育,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家庭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我们要求家庭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性、持续性。把对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的内容及具体要求,通过家园联系告知家长,要求家长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文明礼貌的生活环境;在平时的社交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热情大方、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从而进一步引导孩子的思想,规范孩子的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品质的良好发展。

    三、开展主题活动,巩固文明礼仪。

    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的细节抓起。我们班级运用多种主题活动,生动活泼地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进一步巩固幼儿文明习惯的形成。如在3月22日森林日,我们班进行主题活动“森林,我们需要你” 中,带领幼儿爬大蜀山,近距离接触森林,知道爱护环境,爱护树木,在爬大蜀山的过程中,遇到果皮纸屑知道拾起来扔进分类垃圾桶,且学会不留下垃圾等文明行为。在活动中,幼儿用自己的小手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森林,知道爱护我们的环境,懂得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