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探究题第三单元第五课
(2019-08-13 00:44:03)
标签:
转载 |
分类: 九年级思品 |
第三单元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第1课时延续文化血脉
望果节
藏语“望果节”中的“望”,意为“田地”,“果”为“转圆圈”,“望果节”即:围绕丰收田野的歌舞。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时间在每年藏历七、八月间,具体日期随各地农事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青稞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所以,望果节的日程都以乡为单位,根据当地的农作物成熟情况由乡民集体议定。
相传早在公元5世纪末,藏王布德贡坚为确保粮食丰收向雍仲本教佛祖请教。佛祖施旨,让农民绕田转圈,由手捧香炉、高举幡杆的人作前导,由高举缠绕哈达的木棒和羊右腿的本教教主领路,领着持青稞穗或麦穗的本村乡民绕地头数圈后,把各种谷穗插在粮仓和神龛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吃丰盛的野餐。节日一过,紧张的秋收劳作也就正式开始了。欢度祈盼丰收的“望果节”,是辛劳了大半年后藏区农耕者们的最大喜悦。
盘王节
春节
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熟,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又传,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他们用朱砂涂脸.身披鸟羽,唱跳吃喝,热同非凡。
这些传统节日能够传承至今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们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2.(1)查找资料,分享交流你所了解的文化遗产价值。
(2)有人说,有些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保护。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参考答案(1)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无比珍贵的教科书。文化遗产也是提高人文素养,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最好教科书,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促进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宝贵资源,文化遗产的价值,还在于它是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2)不认同这种说法。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可,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保护文化遗产,有助于中华民族守望精神家园,铸魂强魄,凝心聚力。
3.(1)请你说明设计思路并向同学介绍你设计的研学方案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
(2)想一想这三种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参考答案(1)设计思路:按照中华文化发展的路径,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革命文化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維,创造的交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
4.(1)中华文化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2)日益密切的国际文化交流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怎样的时代机遇?我们肩负着怎样的文化使命?
参考答案(1)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激发了世界其他国家人民了解中华文化的热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丰富的内涵及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具有深厚文化底醢的中华文化逐渐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各类国际盛会及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搭建了世界人民了解中华文化的平台,促进了中华文化与其他各国文化的交流
5.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孟子和范仲淹生活的年代虽相隔一千多年.但他们的优乐思想却一脉相承。德读这两段名言,你受到什么启发?將你的优乐观与同学分享。
参考答案范种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传承和发展,说明了中华传统美德具有一脉相承、生生不息的品质,中华传统美德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
我的忧乐观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乐;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以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为已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
6.(1)扶危济因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有机会见到顺其自然”,你最想问他什么问题?
(2)青岛有“微尘”宁波有”顾其自然”,你身边有这样的“中国好人”吗?分享他们的故事共同感受中华美德的力量。
参考答案(1)答案具有开放性、可以从原因、收获、感悟等方面提出问题,符合题意即可。示例:为什么每年都要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为什么要匿名并用虚报地址进行捐款?
7.(1)请你认真阅读经典,在好书中涵养品格亲近道德人物,提升人生境界。与同学交流读后体会。
参考答案(1)阅读经典,可以在好书中涵养品格,提升道德境界.提升人生境界。阅读经典,可以培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责任意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指只有以百姓为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就安宁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服务和奉献意识;“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面不忘乱”,“生于忧惠.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忧患意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担当精神;“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
1.在你看过的文艺作品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体现“中国脊梁”的人物或故事有哪些7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参考答案“我们从古以来,
2.请将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如成语、名言、人物典故等)填入下圈。
参考答案
成语、名言 |
人物、典故 |
|
团结统一 |
“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 |
郑成功收复台湾 |
爱好和平 |
“和为贵”“与人为善” |
张骞出使西域;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等 |
勤劳勇敢 |
“克勤于邦,克像于家“艰难困苦,玉按于成” |
愚公移山 |
自强不息 |
“天行健,日于以自强不息” |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忍辱著《史记》等等 |
3.这些精神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它们对当代中国具有怎样的精神价值?
参考答案: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4.(1)中国女排在2016年里的奥运会上逆美成功,对你有怎样的思想触动?
(2)如果女排姑娘在赛场上失利了女排精神还存在吗?
参考答案(1)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斗志和理想,正确的人生目标是人们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人生难免有挫折,勇敢地面对挫折,才能获得成功磨励坚强的意志能帮助我们克服困难,走出失败的阴影,成就一番事业。
(2)女排精神就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不畏强敌、团结协作精神,奋力拼搏、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女排精神很好地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博”的中华体育精神,即使女排姑娘在赛场上失利了,女排精神也依旧存在。
5.(1)关于爱国,你从傅富的这句话中得到哪些启示?
(2)与同学讨论,在平凡生活中爱国是否章味着“平凡生活就等于爱国”?
参考答案
(2)在平凡生活中爱国不等于“平凡生活就等于爱国”在平凡生活中爱国就是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平凡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践行爱国主义情感。如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回馈社会就是爱国,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就是爱国,遵守社会公德、尊重社会秩序、遵纪守法就是爱国;到国外游学,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做有损国家尊严的行为就是爱国;购买国货,支持民族产业发展就是爱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就是爱国等、平凡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才属于践行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
6.(1)你了解团片中这些人物的事迹吗?从他们的身上,你感受到什么样的精神力量?
7.(1)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只存在于观念中,落实在口头上”这一观点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搞‘一阵风’”这一观点正确。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公民只要培育和践行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就够了”是错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要求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我们要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开始,用这种价值观来武装我们,把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使我们的社会变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这之间是一体的,是联系在一起的。
8.请你将倡议书补充完整。
参考答案(1)在家里:孝敬父母,尊长爱幼,不顶撞父母;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
(2)在学校:遵守校规校纪,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关心、帮助同学,不欺凌、侮辱同学,不打骂同学等。
(3)在社会:遵守社会公德、遵守社会秩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遵纪守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