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015-07-01 17:16:03)
标签:
教育 |
分类: 我爱我班 |
潜江市实验小学
提要:集体是形成新人的基本条件,只有加强集体教育,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特点的集体主义者,也只有在集体教育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注重通过集体来影响每一个人的思想,用集体的舆论、集体的作用和集体意识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
关键词:培养
三,建立机制
我认为班级应该是每个学生的事情,应该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来,让他们体会到管理的酸甜苦辣。只有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在管理中遭受挫折的痛苦、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他们才会把班集体当作自己的家,形成主人翁的意识。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建立了四大机制:
一是竞赛机制。有一次,班长收早餐费,他要一个一个收。我说你可以用手表啊!班长很聪明,马上拿着手表说:各位同学注意了,各小组组长在你们小组的左侧,下面我们要开展收早餐费比赛,各就各位,预备开始。早餐费很快收起来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小组分得很细,工作讲求竞赛,这样,既活跃了教室的气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代谢机制。我在班里设立了值周班长,值日组长,这些同学和班委会成员一起,各有不同的职责,共同地负责班级的管理。同时,我要求学生照章办事。“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凡事皆有章可循。并让学生轮流参与管理。值周班长像人体内的血液一样,不断循环,常换常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是协调机制。我十分注意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的协调。在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上,我除了直接参与管理外,还始终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启发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相互管理上。此外,我让学生办黑板报,沟通同学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是监督机制。我十分注意强化班级规划和决策过程中的学生民主参与。我们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法”,有习惯养成,有思想教育,有学习检查,有体育卫生,有纪律监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树立人人为班级争先创优的意识,从而增强小主人翁的责任感。要让学生切实体会并真实感受到班级所带来的光荣感,并时时刻刻为维护班级光荣而努力,将“班级以我荣,我以班级为荣”观念深入人心。学生有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就会时时努力,为班集体争得荣誉,以作为班级中的一员而感到光荣。同时深深地懂得了班级利益与班级中的每个人都有关系。因而,大家更加自觉地以自己的行动为班级争取荣誉,维护班级荣誉,形成良好的班风。我的做法是:一是提倡人人为班级做好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班级荣誉感,我班建立了班级《荣誉簿》,专门记录好人好事,只要为班级争了荣誉,为班级作了好事,都可以记入。《荣誉簿》增强了学生的班级认同感,使学生正确认识了自我,感受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认识到自己是班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二是提倡人人为班级活动出点子。班级中大大小小的事不必班主任亲自去做,可以动员学生和学生家长,实现集体的智慧共享,充分发挥团结的力量。第三是人人为同学纠正不良行为。
总之,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是班级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它像一个巨大磁力场,有了集体荣誉感,学生就会热爱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表现了出主人翁的责任感,就会不断进取,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形成一种合力,从而使班集体更具凝聚力和竞争力。因此,在班集体建设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健康成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