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鸟画》教学反思
(2012-12-10 20:07:49)
标签:
杂谈 |
今天上了一节《中国花鸟画》,上高中美术欣赏课的难度很大,主观原因是教师本身除了具备一定的技巧能力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哲学、美学、艺术评论等相关的知识,因此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花鸟画作为独立的画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凝聚着人类丰富的智慧和情感,体现着东方艺术的崇高审美理想。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主要采用讲授法以及教师设问学生讨论回答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作品,不断地采用欣赏——设问———讨论——启发——回答的方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在探讨中感受到乐趣,既培养了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首先,向学生介绍花鸟画的题材以及不同的绘画方法。其次,师生共同欣赏课本和课外的花鸟画名作。利用对比手法感受作品从朱耷《古梅图》老梅一株,主干已经空心,于一侧发出新枝,绽开花瓣数朵,硕大的根部裸露于外,给人以历经风霜劫后余生之感根据画中题诗,可知他有仿郑思肖画兰不着土,以暗示国土被清人所抢夺,
上完这节课后,大家给了我很多建议和意见,我觉得很好,对我今后的教育帮助很大。
自己感觉在这次的教学中开始引入部分也不够吸引学生,还有使用的范画有些清晰度不够,影响了学生的观察质量,还要多动脑筋在互动方面还有待提高。上完这节课我反思了很多,如若每一位学生都能把握住花鸟画的发展脉络,认真感受每位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感情,审美能力自然随之而得到提高。总之,要上好一堂课,教师应该要认真备课,认真试教,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以后的教学中,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会做得更好!
黄庭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