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2013-09-04 15:08:23)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立项号 |
2013XKT—XXYW595 |
课题名称 |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
|
负责人 |
|
所在单位 |
沣东新城斗门街道镐京小学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研究背景: 教育家们发现,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就有密切的关联。学生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而且越早越有利。目前在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对儿童的阅读日趋重视。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为此,这成为我国很多学校共同努力探索与研究的方向,并且在为学生创设良好地读书环境,加大学生的读书量,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等方面进行很多有益的研究尝试;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对于阅读能力进行了有效地训练与指导,但是这些研究大都停留在教师教的层面,忽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在阅读中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样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没有得到激发,阅读目的无法得以实现。基于此,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更加的急迫与重要。 我们提出“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正是基于目前学生的阅读现状,旨在使广大教师认识到: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是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和生活、工作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并以阅读为突破口,努力寻求适合学生的科学阅读方法及策略,真正使学生实现自主性阅读,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研究的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阅读习惯。 通过课题研究,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进行自主阅读,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通过课题研究,可以在学校范围内步建立一般的阅读教学流程,整理、编撰适合小学生阅读水平的名篇佳作的推荐及背诵篇目,初步形成校本阅读教材,进一步探索自主阅读的途径和方法、提高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的水平。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课题界定: “阅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自主阅读”:是指学生结合自己的语文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去选择阅读材料、制定读书计划并付诸实施的阅读过程。在阅读过程中拓展知识、提升能力、丰富思想感情和人生体验。 “自主阅读能力”:指学生在没有教师指教的情况下,独立的阅读、分析、理解、品味阅读材料,处理、筛选、搜集、接受各种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已有的认知基础、阅读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同时包含各种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 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分析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现状。实施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个案研究,对学生的阅读现状、尤其是自主阅读的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分析自主阅读能力培养以来师生的感想以及各个方面的要求和建议。探索提高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新教学理念下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研究,重在探索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并运用到课外阅读实践中。 3、研究小学生自主阅读的心理需求及阅读、理解、鉴赏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4、 拟创新点: (1)“同读一本书”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并在交流中互相促进和完善不足。 (2)开展全校图书角活动,在活动中观察,发现课题新的生长点。 (3)通过在不同班级之间,不同年级间进行指导阅读的试验,在试验中研究和创新,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从中总结提高。撰写论文,不断充实、完善研究的成果。 课题研究的目标: 1、立足课内语文阅读教学,通过实践研究,加强课堂教学中阅读方法的指导,逐步培养如拿笔圈阅、提问、查阅资料拓展阅读等阅读方法,采用科学的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发表一些有价值的关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论文或调查报告。 2、以校本教研为窗口,通过研究实践,探索、总结出适合新课程理念和学生发展的课外阅读教学新策略。 3、通过小学各学段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充学生的阅读时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寻求全面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方法途径。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5月-2013年6月) 成立课题组,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填写课题申报表,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做好课题开题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3年7月-2014年4月) 根据实施执行计划进行研究,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等,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参与课题研究的所有语文教师进行课堂实践、撰写实验个人反思、心得,共同探讨阶段性研究报告,组织学生开展自主阅读系列活动,搜集相关过程性资料,撰写活动小结。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5月-2014年6月) 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实验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接受专家鉴定、验收、推广、辐射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举措: 1、围绕研究专题研究,进行校本科研培训,边培训边实践,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有关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并进行大反思,大交流(每月一次),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研究,为课题研究打好基础。 2、充分发挥研究人员的聪明才智,大胆实验,加强研讨,每周一次小组学习交流;每月一次课题小组难题会诊;每学期一次研究成果展示(公开课的形式);每学期撰写一至二篇经验文章。 3、开展校内教师论文大交流,调动研究教师的积极性,扩大研究成果的影响。 4、经常性地请上级教研部门的领导、专家来校实地指导课题组的研究工作。 5、加强横向联系,积极做好并保证有足够的研究经费。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预期效果: 1、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的自主阅读的方法,能自主的阅读自己喜欢的各类图书,并有自己独特的读书体会。 2、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逐步提高,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与策略,独立阅读能力不断提高。 3、学生的说话、写话及习作能力得到提高。 4、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指导方法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5、在整个学校内,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预期成果: 1、结题报告 2、材料汇编(学生的作品,老师的成果:教学设计,相关课件,随笔等) 3、案例汇总 4、论文撰写 5、课堂实录 参考文献: 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燕骅:《 现代小学阅读教学》 3、王思红:《 学会阅读》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4、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5、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韩清林:《自主学习教学实验的若干基本问题》,《教育研究》 7、吴也显:《维持性学习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教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