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助教育(《天津日报》满庭芳2023年9月1日)

体育助教育
张奎文
(《天津日报》满庭芳2023年9月1日)
体育健身心,体育助教育。我在幼时、小学、中学、大学的学生经历和21年班主任、21年校长的教育生涯乃至退休后仍坚持体育锻炼的夕阳无限好的生活中,深有体会和收获。
我出生在碧波荡漾的卫津河畔,四五岁就学会了游泳——“狗刨”,经常在河里戏水玩耍。1956年上了离家10里地的八里台小学。冬天卫津河一结冰,我们兴奋了,穿上自制的小冰鞋——两块长方形的小木板,每块钉上两道铁丝,用绳子拴在脚上,像跳芭蕾一样脚尖登冰往前滑,一路比赛滑到学校,快极了,高兴极了!
水,健康了我的肌体;冰,铸炼了我的筋骨。
10岁时闹饥荒,我辍学两年:夏天打草买,冬天拾煤渣,四季捡破烂——这何尝不是一种特殊艰苦的体育锻炼?复学进了东风里小学,选为班长。那时,也重视学生的德智体和个性特长发展。根据我的爱好报名和测试,班主任和体育老师让我参加了学校的田径队、足球队和乒乓球队,每周的课余训练,提高了身体素质,初学了体育技能。
小学时,我的家紧挨着五一手表厂的集体宿舍楼,中国第一个手表厂人才济济,除精湛的造表技术,各方面人才云集。每天晚上,楼下空地,三角湖畔,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每晚着迷地跟大人学习各种体育——练武术,刀枪拳棍,当时后弯腰、横竖叉,旋风脚,不在话下;还学习摔跤、拳击和举重,十五六岁时,能举起130斤的杠铃。
中学考进四十一,担任班委,又喜欢上打篮球,被选入年级篮球队。全校乒乓球大赛,取得好成绩。
第一次上大学——一知青选调,天津师范学院首届工农兵学员,被选入学校排球队。
第二次上大学——以河西区第一名成绩考入天津师大首届在职脱产专接本(两年),担任班长,积极组织乒乓、篮球、足球等体育活动,获得各系篮球比赛第一名。我每天早晨长跑一个小时,获得全校田径运动会100米、200米、4X100米三项第一名和乒乓球大赛冠军。
儿童,小学,中学,大学的体育爱好,使我身心愉悦,体魄康健,促进了学习。
自1972年分配到新华中学当了老师和班主任,我把体育教育作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我积极带头参加校运会;学生的体育课我跟着一起上;课间操,我跟着一起做。我带的班获校运会总分第一二名。
那些年送儿子去幼儿园直至上小学低年级,我把儿子放到“二八”自行车大梁上,每天右手握左车把推着跑10几里接送儿子。有一天早晨途经佟楼十字路口红灯,正巧天津市陆焕生副市长在此深入交警维护交通,陆市长利用红灯之际宣传交通安全。转天的《天津日报》头版登载的陆市长维护交通安全的照片中有我和儿子。
1987年10月1日,天津外环线建成开通。我带领被评为市级先进班级体的学生和9岁的儿子,骑自行车(儿子骑小轮车)绕外环线一周(全程142里),以锻炼身体铸造毅力并激发学生对筑路工人的感谢和对津门城市的热爱之情。我但任年级组长,学校举行以年级为单位的全校课间操大赛,我在领操台带领全年级六个班300名学生做操,全年级学生以整齐划一、标准规范的动作荣获全校课间操大赛第一名。
师生骑游外环后合影
马拉松是锻炼身体培养毅力的高强度运动。有一年的第一学期期末,全体教师会后,我和好友宋老师围绕天津市跑了一圈马拉松,两个多小时,辞旧迎新。
我还积极参加河西区教师篮球、排球、足球、田径和乒乓球比赛,取得河西区教工田径运动会100米、200米、4X100米三项第一名和河西区教工乒乓球大赛亚军、男女混合双打(与体育张老师)季军。
在新华中学担任副校长,分管全校德育和高初三毕业班教学。我和新华的老师们参加河西区教师篮球、排球、足球比赛,取得好成绩。新华中学学生田径队训练极刻苦,每天下午课后训练,寒暑假只大年初一停训一天。新华连续多年获得河西区中学田径运动会总分第一名。
我因担任河西区少年业余乒乓球体校教练和抓新华中学田径训练做出成绩,被河西区委、河西区政府授予“优秀体育教练员”,颁发《证书》。
游泳,登山,是两项很好的体育运动,锻炼毅力,增强体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我从小游泳,迄今坚持——少年学会“狗刨”,青年学会蛙泳,中年学会自由泳,花甲学会仰泳,古稀学会难度很大的蝶泳。曾畅游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还教会了儿孙游泳;几十年的教育生涯,我率领师生,带领儿孙,登顶盘山、泰山、华山、庐山、黄山、武夷山、峨眉山、玉龙雪山等几十座高山峻岭。
爷孙徒步登顶4680米的玉龙雪山,然后又徒步下山
教孙子打乒乓
古稀蝶泳
1997年我调任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小外)校长,亦是“五育”并举,借高标准示范校建设之机,加大“体育”举措——建成400米跑道(超前并环保思维,橡胶跑道)的国际标准运动场、艺体楼、体育馆、乒乓球馆、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成立众多体育社团;每年全校师生春、秋运动会;我要求每节体育课女生跑800,男生跑1200,每天的课间操我带领全校学生跑步800,成立教师足球队、乒乓球队,每周社团活动,我和师生打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踢足球……全校师生增强了体质,愉悦了身心,丰富了生活,助力了教育。
打排球
打乒乓
打网球
在担任市政府督学,高中现代化学校建设督导验收专家组组长的工作中,每到一所中学,我都在中午休息时间与该校教师打乒乓,在“大课间”的督查中和学生们一起进行体育活动。
退休后,我在老骥伏枥,继续为教育尽心尽力的同时,仍坚持跑步、游泳、乒乓、网球、俯卧撑等体育锻炼,75岁了,俯卧撑能连续作80个;还自创一套36节,每节36下的全身养生操,每天早晨起床前躺在床上从头到脚搓、蒯、揉、敲、拍,乐此不疲。
俯卧撑
体育助教育——利己,利人,益学生,益子孙。
体育助教育——少年助发育,青年健体魄,中年悦身心,老年夕阳红。
(此为原稿,限于篇幅,发表做了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