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也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天津教育报》2022年10月12日)

只有教师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教师也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张奎文
(《天津教育报》2022年10月12日)
“教师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每次应邀为全国、省市、区县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讲座时,我都会阐述自己的这个观点。在从教42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始终砥砺自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从1972年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我就坚持为人师表,立德树人。我和个别吸烟的学生说:“我知青时吸烟,咱一起戒烟!”于是,我戒烟至今。我关心爱护帮助培养学生,中午给学生理发,教学生绑墩布为学校节约开支;实施值日班长制和班团干部轮换制,旨在培养每个学生热爱班集体的情怀和服务班集体的能力。1992年,我就以“第二人称”为学生写鉴定以鼓励他们。每届文理分班,都有学生表示:“您教文科班,我们学文科;您教理科班,我们学理科。”亲其师,信其道!我带的班,多次被评为市、区级先进班集体;我自己当选为河西区“十佳教师”“十佳班主任”“十佳党员”,市级先进教师,受到李瑞环市长的接见。我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看望生病的师生,帮助有困难的师生,已成经常。迄今,我仍在公交、地铁上为老人、小孩让座。孩子们说:“谢谢爷爷!”我说:“我是退休老师,你们将来也当老师吧!”
1987年10月1日,天津外环线建成开通。我带领被评为市级先进班级体的学生骑自行车绕外环线一周(全长142里),以激发学生对筑路工人的感谢和对津门城市的热爱之情。
授业解惑。基于“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我要求自己丰富“智”,教诲学生提高“智”。买书看书是我的嗜好,周日经常带着两个馒头去天津图书馆看书、备课、查资料。我苦练自己总结的教师“四功”:坐不心烦、站不打颤、说不口干、写不笔乱,这也让我获得了天津市首届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探索“5+30+10”的高效课堂模式,并积极探索作文教学改革。学生的诗文,发表在当时的报刊上;学生的习作,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有的学生如今已成为知名作家。我把自己爱好的朗诵、唱歌、口琴、小提琴等融入语文教学中,还为课文中的诗词谱曲,并唱给学生听,以深化主题增强感染力。迄今,我在全国省级报刊发表的论文、小说、散文、诗歌、书法20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18部,并荣幸成为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迄今仍老骥伏枥,勤耕不辍,除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和文学作品外,又完成两部各四十余万字文学和教育专著及主编一部百余万字语文教育论丛。
专著《追求》
强健体魄。我爱好游泳、跑步、武术、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我积极组织并带头参加学校和区各项运动会。我获得河西区教师乒乓球大赛亚军,全区教师田径运动会100米、200米、4x100米接力三项第一名。曾因应邀担任河西区少年业余乒乓球体校教练,并训练学校田径队做出成绩,被授予“优秀体育教练员”称号。我鼓励学生的体育特长发展,我班有个学生成为天津男子网球队队员,教练。退役担任天津外大体育部主任,小外建成网球场,我邀请他参加落成仪式,并和他现场打球激励学生。我担任校长后,每天课间操带领全校学生跑步,课余和师生打球,建立多种体育社团。我担任市政府督学、高中现代化学校建设达标督导验收专家组组长后,带领专家组到各区校督导验收,检查大课间活动,我也和学生一起做体育活动……坚持锻炼,师生情深,有益工作,其乐无穷!
与师生打网球
陶冶情操。我痴迷音乐,亦始于小学,爱唱歌、朗诵、吹口琴、拉小提琴。校园艺术节上,我为师生演出朗诵、口琴、独唱、小提琴等节目。我鼓励学生的音乐特长发展,我班2名学生,现任教天津音乐学院,已成为歌唱家、作曲家;学生硕士研究生毕业汇报演出,请我去音乐学院观看;在天津大剧院音乐厅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邀请我演出节目,建立多种文艺社团。我带领专家组到各区校进行高中现代化达标建设督导验收,走进课堂听课,课前为学生朗诵诗词或唱首歌。到微山路中学,恰逢“古尔邦节”,我为新疆班的同学们吹口琴,唱新疆歌,还一起跳舞蹈,增进民族团结!……音乐艺术,对陶冶师生情操,活跃校园生活,加强思政教育,大有裨益!
校园艺术节演出
劳动光荣。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小学五年级,正值困难时期,做饭、洗衣、看妹妹、拾破烂、捡煤渣……我一直感觉,劳动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当老师后,我也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的品德。我与学生一起参加学工学农劳动,教给学生我所会的劳动技能。我还和学生一起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活动,到残疾人家和离退休老教师家做家务,走向社会开展各种义务劳动。我在新华做班主任、年级组长,每天早晨把本年级教室的楼道擦一遍,一擦就是20年。离任新华副校长的那天早晨,我仍把校长室楼层的楼道擦得干干净净。我到任小外校长,也要求全校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和师生一起扫雪
历练自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力行德智体美劳育人。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感觉,身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只有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师,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照片为后加)
张奎文,从教四十二年(新华中学24年,外大附校18年),曾任天津新华中学副校长,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校长兼党总支书记、校长,天津外国语大学纪委委员,特级教师。先后担任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中陶会中学教育委员会理事,全国语文教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被天津教委工委聘为“天津市首届好新闻”评委会委员(中学仅一人),天津市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天津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指导专家,天津市人民政府督学,天津高中现代化学校建设督导验收专家组组长,“回访复查”专家组组长,天津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智库专家,天津市优秀青年校长、优秀青年教师、优秀教育教学成果评审专家,天津教育学会“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课题指导专家(组长),天津高中、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 2011年赴天津中新生态城创建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滨海小外”);2014年65岁退休。退休后应邀担任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特聘专家,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天津外国语大学教育集团特聘专家,河北清河张氏宗亲联谊会名誉会长。继续为教育尽心尽力!
先后荣获河西区十佳教师、十佳班主任、十佳党员、优秀体育教练员,天津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市级先进教师,“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五”立功先进个人,天津市“最具创新精神校长”,天津教育“十大年度人物”,中国时代新闻人物。《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小学校长》《中小学创新》《天津日报》《脊梁——当代天津人物志文献》《天津教育》《天津教育报》《今晚报》《中老年时报》《天津师范大学优秀校友网》等,给予专题报道。
在全国、省级刊物发表论文、散文、小说、诗歌、书法等作品20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获全国特等奖、一等奖,有的被北京大学核心期刊收录和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收藏;出版专著、编著(主编、副主编)18部。应邀在全国、省市、区县教育工作会议上,为校长和教师数十次演讲《献身教育,关心教师,做一名好校长》《热爱教育,关爱学生,做一名好教师》等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爱好文体艺,参加演出和比赛,并获奖。
鉴于文学建树,被批准成为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