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相中天津女孩(《天津日报》2006年3月)

哈佛相中天津女孩
_____“小外”学生袁欣然被美国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录取
这是一个文静而有礼貌的女孩,同时也和其她同龄女中学生一样,喜欢流行歌曲和时尚文化。从七岁学习钢琴的她已经取得钢琴八级证书,酷爱文艺的袁欣然在学校又自学了吉她、大提琴等乐器,并成为校学生会文艺部部长。平时她喜欢独处思考,课余时间还喜欢写作。
袁欣然说,她很幸运能成为“小外”的学生,在这六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小外”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和良好氛围让她逐步成长,并有了进入哈佛学习的机会。袁欣然说,起初刚进“小外”时,英语只有从小学课本中学到的一点基础知识,不敢张口说,但到了“小外”,第一集英语课就让她对学习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里,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英语课上只准说英语”,提高了听说读写能力;了解英美文化,开阔视野;做英语游戏、编英语短剧、听英语新闻和音乐、看英语电影,让袁欣然快乐的进入了英语的世界。袁欣然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演讲赛、辩论赛、口语大赛、写作大赛等各种赛事中屡获一、二等奖。
初中时的袁欣然学习好,但平时很安静。但上了高中后,高一的军训生活彻底改变了她。那时她因为训练认真,被班主任任命为副班长。训练时她有了一种很强的责任感,不时鼓励大家、体贴同学。后来她被选进队列班。在队列班训练就比别人付出的辛苦更多,但袁欣然还是坚持过来了。一天,因为训练艰苦,她的脚磨出了泡。班主任李老师知道后,冒着雨背她去了医务室。看着老师瘦小的身躯背着自己在雨中踉踉跄跄的走着,袁欣然心头一震,她决心今后要更多的关心她人,为同学、老师和学校多服务。此后,袁欣然开朗和自信起来,她主动去关心同学,帮助老师和学校做一些工作。不久,她竞选当上了学生会文艺部部长。在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她干劲十足。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她组织校园外语卡拉OK大赛,从比赛最初的策划、场地安排、舞台布景、灯光音响以及评选流程都是她一手组织布置的。
这些天,不用参加高考的袁欣然依然天天来学校,她会主动帮助一些学习困难的同学。她说,“这是‘小外’的传统,我们要和其她同学一起战斗道临上考场那一天。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应该互相鼓励。”
收到哈佛大学录取通知书以前,袁欣然已经被保送到北京大学,但她毅然选择去一个陌生的国度实现自己的求学梦。对此,一向默默支持她的母亲很理解她,“欣然非常懂事,也很独立,我相信她的选择。”校长张奎文说,“哈佛录取学生除了要有突出的英语水平外,还要考察其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社会责任感和是否乐于助人等多方面的能力。‘小外’平时在教育教学中除了英语教学特色外,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袁欣然得以全面发展,并最终被哈佛录取。我相信,我们坚持这样的办学理念和模式,会培养出更多的袁欣然。”
尊敬的张校长及老师们:
我是您们的学生袁欣然。在教师节这个充满思念和感激的节日里,请接收我远在大洋彼岸的诚挚祝福,祝老师们节日愉快、健康幸福!
四年前,我踏上小外搭建的平台,带着老师们的关怀和期待,带着拼搏奋进的小外精神走进了哈佛。
当我手捧大学毕业证书的一刻,我想到了很多,我深知今天成绩的取得正因为自己一直秉承着母校学生勤于思考、努力学习和勇于战胜困难的特质。因此我要真诚的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感谢小外老师们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毕业后,我有幸留在哈佛大学担任一年的助教工作,我非常珍惜这段能够让自己真正全面了解教师内涵和意义的体验。我一定以母校老师们为榜样,努力勤奋的工作,让自己的青春为小外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
20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