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系绍兴(《天津日报》1991年12月18日)

(2014-06-25 14:46:51)
标签:

文化

情感

情系绍兴  ( 散文 )

张奎文

    我应邀参加了在鲁迅故乡绍兴举办的“纪念鲁迅诞辰110周年研讨会”。

  “稽山镜水,古越形胜,俊贤辈出,人杰地灵。是绍兴哺育了一代精英……”

    这是1991年9月25日刚揭幕的浙江绍兴鲁迅铜像旁的碑文。在巴金、黄源、萧军的倡导下,国内外有情之士募捐二十七万元,终于使这座迄今全国最大的鲁迅铜像屹立在先生的故乡。先生手持课本,似走向讲堂,又像奔赴新的战场。眉宇间,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刚毅;明眸中,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谦和。我驻步凝思:先生,您为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也为我们留下了永垂青史的民族魂。我不明白,为什么近些年来竟有人对您恶意诽谤大肆贬损?我们华夏民族为什么不应该像英国人爱莎士比亚、苏联人爱托尔斯泰、德国人爱歌德那样去爱您呢?……

     一个人的成长怎能离开精神土壤和文化氛围?我在细心寻觅哺育先生的乳源。是绍兴的乡土文化铸造了先生的为人、学识、思想和精神!

     会稽山下的大禹陵,留下过先生足迹。为治神州水患,大禹殚精竭虑,历尽艰辛。他那为民谋福牺牲自己的壮举,不正是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源泉吗?绍兴城内的越王殿,有先生徘徊的身影。勾践卧薪尝胆不移矢志,不正是先生“韧”的战斗意志的楷模吗?哦,还有东汉的王充,也是绍兴人,他的《论衡》,为先生的唯物主义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宋陆游倾诉衷肠的沈园,仅与三味书屋百步之隔。在三味书屋,我见到了先生欲挣脱封建教育桎梏的雀跃的身姿;在沈园,我发现了先生“心事浩茫连广字,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爱国情怀。还有明末清初的抗清斗士黄宗羲和拒不降清绝食而死富有民族气节的文学家王思任。先生对思任的骨气尤为赞叹,曾多次引用他的话痛斥奸佞和国贼:“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身为越人,未忘斯义。”鸦片战争中的爱国将领葛云飞,率众与英国侵略者浴血奋战壮烈牺牲。清末“光复会”的不屈猛士秋瑾、陶成章、徐锡麟,以及蔡元培等民族精英,皆以“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报国之举,呐喊着向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宣战。还有因刚直不阿愤世疾俗溺水而死的同乡挚友范爱农……这些是绍兴的代代精英,不是都为先生百折不挠的战斗意志和“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情怀埋下了具有蓬勃生机的种子么!

     先生是个伟大的文学家。东晋的王羲之为官会稽,定居绍兴,曾在因勾践种兰、汉置驿亭而得名的兰亭,邀集谢安、孙绰等名土饮酒赋诗,兴尽感怀挥毫急就,留下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贺知章、陆游的诗,王思任、黄宗羲的文自不必说,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间楷模”的蔡元培也暂且不论,只就绍兴怪杰——“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青藤书屋的主人徐文长,其诗文书画,也对先生有一定的陶冶和影响吧!

     电影艺术家谢晋回家乡举办电影回顾展,张贤亮、王心刚、李存葆、朱旭、祝希娟、黄宗江、李准、梁信、鲁彦周等文人墨客相聚。我有幸参在绍兴鲁迅影院首映这位大导演的《芙蓉镇》新闻发布会上见到了谢老。谢导为自己是绍兴人而自豪。我也参观了周恩来的祖居,尽管他家早年迁居淮安,但他仍眷恋着自己的家乡。周恩来1939年回故里,还深情地说:“我是绍兴人。”

     我结识了闰土的孙子——现任绍兴鲁迅纪念馆副馆长的章贵,他浑身洋溢着绍兴人淳朴善良热情而敦厚的气质,丝毫不见他爷爷当年的麻木和呆滞。

   “绍兴变化真大呀!”同车考察的路上,大作家“鲁门弟子”萧军之女感叹道。

     伟大的绍兴,人杰地灵,俊贤辈出!

                                                                                        《天津日报》1991年12月18日

 (注:在鲁迅研讨会上的宣讲论文《弘扬鲁迅民族魂》,获全国一等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