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写话兴趣培养》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020-06-08 16:04:15)分类: 课题研究 |
《小学低段写话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低段写话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是参照《蓝田县2019至2020学年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课题研究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见附件1)确定的课题,2019年9月申请立项,2019年12月接受中期检查,2020年6月结题。经过一学年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取得较大效果,实现预期研究目标。
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小学低段写话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的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看图写话是写话教学的重要形式。培养学生写话的能力,必须要从看图写话着手。但事实上,小学生普遍对写话兴趣不高,认为写话是苦差事,惧怕写话,排斥写话。归其原因,我认为从教师方面看,一是因为教学的过程没有遵循由易到难、逐层递进的原则;二是因为个别教师对写话教学不够重视,语文课堂仍只停留在重视识字写字和阅读教学,对写话缺乏有效的指导。从学生方面看,由于学生生活经验较少,知识狭窄,掌握词汇量有限,遣词造句水平较低,所以写话成为他们较难的学习内容。根据教学过程中双方出现的这些情况,我们就如何实行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进行了探讨,确立了“小学低段写话兴趣培养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本文主要通过调查,了解当下小学看图写话教学的现状,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并做出原因分析,最后针对问题提出教学策略。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蓝田县普化镇韩河小学和普化镇罗圈小学的低年级学生57人做关于对看图写话的兴趣、看图写话水平以及习惯的调查研究。对学校中的两位教师做关于对看图写话的认知、教学实施以及评价反思的调查研究。另外,笔者还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看图写话部分进行梳理分析。最后依据结果,发现学生和教师在看图写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原因分析,提出教学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本课题研究旨在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低段写话教学的有关要求,充实小学语文低段写话教学理论,加深教师对低段写话教学的认识,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坚持新课程改革方向,坚持正确的学科教育观念,有意识地改革小学低段写话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努力丰富低段学生写话语言,拓展低段写话教学题材,搭建低段写话教学平台,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低段写话教学实施。小学低段作为义务教育的启蒙期,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夯实学生习作基础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实践运用。如何帮助教师提升低段看图说写教学的效率,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写兴趣和说写能力是当前低段看图说写教学研究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小学低段看图说写的教材选编及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究小学低段看图说写主要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误区,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丰富低段看图说话、写话教学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提升低段说写的教学质量,为后续的习作教学作好铺垫,促进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发展。
2.实践意义。
一方面,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通过我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可以改变低段教师写话教学观念,可以寻找到小学语文低段写话教学的实施策略,可以提高低段教师素养及写话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课题研究,可以激发低段学生写话兴趣,可以提高低段学生写话质量,可以培养其良好的写话习惯,可以提升其语文综合素养,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一)确立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在课题论证立项阶段,我们重点依据的研究理论是:
1、《语文课程规范》在第一学年段(1-2年级)的“阶段目标”中对低年级写话提出的三条具体要求。即: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身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身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3、注意引导同学积累。写话是表达,表达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因此要引导同学留心生活;写话的工具是语言资料,因此要引导同学积累丰富的语言。
4、注意教给方法。坚持“渐进性”原则,由句到段,由口语向书面语过渡,在此过程中教给写话表达的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做法
2、强化说写结合,以说助写。
4.观察想象,丰富内容。
五、课题研究的效果
1、以科研为动力,不时提高理论素养。 自课题立项开题以来,参与课题研究的各位实验老师更加重视自身的理论学习,不时地更新教学观念、育人理念,提高课题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2、以课堂为阵地,加强科研实践能力。
3、课题研究提升了同学的综合素质。
写话教学熏染了同学的情感世界。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假如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实验老师尽力给小朋友发明一个童话的世界,能使他们的童心、童真、童趣不时地展露在写话作品中。阅读童话,模仿写话使同学接受了真、善、美的感染。读童话、编故事不只使小朋友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与内容,还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的思想、情感接受了洗礼。写话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一个良好的自我教育过程,故事的无形渲染、潜移默化,使小朋友们更小心地保护身边的花花草草、小鸟小鱼,更懂得关心、体谅身边的人和事。这种变化是细微而不易发觉的,但它的存在是非常可贵的。
写话提高了同学多方面的能力。 借助写话课题研究,培养、提高同学多方面的能力,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实验中,通过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听、说、读、写、演、画的结合,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地使同学的能力得到了充沛的锻炼。
4、探索出多样有效的写话训练战略。
六、低年级写话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1、重视激发同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写话最重要的内驱力。因此,写话 内容和训练的形式应符合儿童内心的需要,让小朋友写自身平时喜欢写的东西,表达愿意表达的情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2、重视语言的积累。新课程理念的写话不强调教给同学写作知识,主张文体自由,表达形式自由,但不等于忽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重视训练的过程。从同学生长的过程上看,同学的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模糊到精确,由概括到具体的过程。因此,写话教学要有阶段性,体现过程性。更重要的是,低年级写话训练一定要遵循“先说后写”“以说促写”的原则。 4、正确对待自由表达。我们鼓励同学不拘于文体、形式,自由表达,这是处于同学起步习作来考虑的。同学写话应有一个过渡的过程,开始不能束缚同学的思维,让同学放开胆去写,从而降低了写话难度,激发了写话的兴趣。 5、重视评改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能力是低年级写话能力的重要组成局部,修改也是同学的认识不时变化的过程。然而,针对同学的个体来说,同学写完之后基本上不会修改,这就需要发挥合作互动的功效,通过师生、生生的互评互改,取长补短,促进了解,最终能达到自评自改,提高写话水平的目的。
当然,培养低年级小同学写话能力,提高小学习作教学效率所涉和的问题还有很多,只要我们遵循儿童语言和思维发展规律来培养同学的写话能力,小同学写话乃至习作教学的效率就一定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本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尚存缺乏,恳请专家和同仁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