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阅读中的读写结合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二年级的教学中重点还要包括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但是写话不能离开读而存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在读中进行写,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寻找读与写的结合点。
低年级阅读教学,要在教学目标指引下,根据课文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特点,进行词、句和听、说、读、写的训练。在课堂中让学生多读课文,重视语言的积累,寻找读写结合点,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比如:在教《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中,我反复让学生朗读课文,识别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并且还让他们读熟……是……的句式,让他们也按照这样的方法,也来写一写其它辨别方向的方法。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好,他们都可以写出其它的类似的诗句,如:“树桩的年轮是一个有力的助手,它可心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等。
二、结合阅读,展开合理的想象,在读、说的基础上进行写话。
从作文的角度来看,说话是写话的先导,写话是说话的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和说话的基础上,我还组织学生积极练笔。比如,在《我为你骄傲》这篇课文当中,我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这位送报纸的小男孩在打碎老奶奶玻璃后的心情以及他后来的“补偿”---------写一张便条和给老奶奶7美元的整个过程中,内心的挣扎。并让学生发挥想象写如果你是小男孩,你会在便函条上写哪些话等,在这个写话练习中,学生表现活跃,都写出了比较合适的一些内容。
另外,在《口语交际--------一个人在家》的练习中,我还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四幅图的关系,发挥他们的想象,先口头交流图中的内容,然后用笔把它们记下来。在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后,进一步指导学生图文结合,使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理清了思路,使学生看图说话的内容既具体又有条理。进行这样的训练,必须将看、读、想、说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观察事物有条理,思维才能有条理地发展,口语表达才具有层次性和准确性。同时也使课堂结构、训练步骤更加严密。因此好的写作的开始,还离不开细心地观察。
三、教师应在阅读、说话、写话等方面做学生的表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实际工作中,明确教学目标,准确理解、处理教材,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做语文教学的有心人,注意学习和积累资料,时时刻刻当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说完整的话,自己在课上课下就要注意说话有强烈的感染力,不慌不忙,抑扬顿挫,完整通顺。要指导学生写好话,自己平时要多写多练,下笔做好作文。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自己注意基本功的训练。总之,在语文教学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让读与写挂钩,读中学写,虽然落脚点是在“写”上,但它的实际意义是写与读的相互促进与共同提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