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研究有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记录表

(2013-03-20 20:39:52)
标签: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研究有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记录表

 

书(文章)名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作者

香蕉鱼

出处

诚信论文网

出版(发表)时间

2010.4.27

 

阅读时间

2012.12.12

 

 

 

 

 

作者认为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本文提出了六点建议:

     1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2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3注重平时积累  

4及时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5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认真拜读了这篇论文,我才发现,为什么我们这儿的学生不会写作文,要么是无话可说,要么写出来的东西也是干巴巴的,不细腻,不能打动人心?原来,是我在指导习作时出了问题,我只是注重习作方法的指导,即:怎么写才能写出好的作文,而没有注重学生的习作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我们很多学生生活圈子不够广,出了家门再进校门,他们缺少社会经验,缺乏劳动实践经验,眼界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广,导致他们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缺少新意。比如写校园春色,与其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干想,还不如把他们带到校园里转一转,让他们看看校园的三叶草、茶花,鸭掌木等等,说不定他们能写出来的东西会新奇很多。

课题研究有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记录表

 

书(文章)名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几点尝试

   者:

刘沛

出处

安康教育

出版(发表)时间

2009.5

阅读时间

2002.12

 

1.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觉作文不再遥远

2.      设置个性化目标,让学生感觉成功近在咫尺

3.      指导学生在读和看中积累,让学生感觉素材信手拈来

4.          适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觉成功的喜悦

 

 

   读了这篇文章再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一.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留心观察身边的小事,才会产生丰富的想象,,这样就有材料可写,不会再觉得以让写作文就一片空白无从下手。二.引导学生勤思多练。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写作能力水平也层次不同,在这个时候老师就不能一个尺度来要求,对于基础差的要多加指导,练习写作,随着能力的慢慢提高在适当的提高要求,这样学生就会慢慢的爱上写作。三.指导学生多看课外书籍,积累好词佳句,适时表扬和鼓励。在阅读中积累好词好句,在写作的时候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这样积累多了,写作起来就不会觉得是什么难事了。一旦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就要及时表扬鼓励,这样更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写作欲望。

 

课题研究有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记录表

书(文章)名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出处

2011  新课标

出版(发表)时间

 

阅读时间

2012.11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节,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文教学应当“由主导而主体并重在主体”"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听读说写”融于一体,增强学生的写作主体意识,并最终提高写作能力与语文综合能力。遵循“激活——指导——写作”的作文教学探新研究思路,高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参与活动积极性高。

作文中的“听”主要是指导学生注重课堂上老师风格独特的激情教学,包括语调谈吐、面部表情、艺术技巧、个性化认知,以及“课前一读”(由老师或学生读一篇文中精品),还有课余课外各种可以“聆听”的对象……

“读”,则除了指导学生阅读报刊杂志、中外名著等之外,还将教室这个学生最熟悉最稳定最持久的“生存空间”设计一下,墙壁上的“图书角”,黑板四面的“名言警句”,时换时新的激励性标语,从而使学生置身于一种能激发写作欲望的环境中,“熟”而生“巧”,另外还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去读外面的世界……这是完成作文前最细致最有效的准备工作;

“说”其实是口头作文,对组织语言、取舍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方面应注意增加学生发言讨论机会,鼓励其勇于表现,或轮流进行课前2分钟演讲,并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说故事、搞辩论或短小的话剧表演,或创造条件让学生如教师一样登台讲课……

“写”是理解与表达的关键,也是作文的宗旨。这得多多引导并鼓励他们敢写,敢于“表现”,记日记,写周记,编写青春寄语等,并和适量的命题或非命题作文结合起来。批改“精”不宜多,“攻”其一点而及其余,各个击破。

在“听、读、说、写”四部协奏曲之后,学生已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了,继而再授之以作文理论,即可能实现作文实践与作文指导的良性循环。

 

 

我认为,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更好的为学生营造写作气氛,提供其写作“表现”的舞台,化“芝兰之室”,“书”香阵阵;

2、有针对地引导、保护、激励,尤其注意训练他们从无形到有形的第一稿,培养他们不但意会更可言传文表的能力;

3、及时地适当地与学生交流,鼓励其进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4、将作文与做人紧密结合起来,塑造其健康个性与完美人格。

5、正确处理营造写作氛围、激活学生写作潜能与语文其他内容尤其是其他学科的关系,注意单位时间的实验效果;

6、加强听、读、说、写等各环节之间的配合协调,“四部曲”协奏,体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根本目的;

7、倡导语文观念和开放式教育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课题研究有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记录表

 

书(文章)名

浅谈山区小学习作教学

 

邵会东

出处

现代教师与教学

出版(发表)时间

2009.8

阅读时间

2012.11

 

 

 

 

 

 

1、   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2、   积累生活中的材料,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

3、   读写结合,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4、   学会组织和运用材料。

 

 

 

山区作文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老大难的问题,关键是学生见识少、阅读量少、观察少,老师讲的再多,学生拿起笔无话可写,内容空洞,瞎编乱造,缺少真情实感。如果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教会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生活,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民风民情为补充,来扩大学生的视野,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学生的习作水平应该会上一个新台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