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家小故事
(2018-12-21 17:09:43)
1.道尔顿: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在圣诞节前夕买了一件礼物——一双“棕灰色”的袜子,送给妈妈。妈妈看到袜子后,感到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说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2.童第周:了解动物的克隆时,介绍童第周等生物学家事迹。1952年,童第周从杂志上了解到,美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世界上第一只多细胞动物,一种青蛙。童第周认为这是很有前景的科技,决定带领他的实验室团队向这方面攻关。实验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童第周没有使用实验难度较小的两栖动物,而是用了比较难做的金鱼。1963年的一天,几百个经过细胞核移植手术的鱼卵中十分之一孵化成小鱼。中国的克隆鱼诞生了!童第周开辟了动物克隆的新领域,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完成动物克隆的国家。1997年2月23日英国爱丁斯堡罗斯林研究所和PPL生物技术公司已经成功克隆了一只名叫多利的绵羊。这一消息的公布,在全球引起了轩然大波,以至世人惊呼:不要让科学疯狂!
3.袁隆平:了解杂交水稻时,介绍袁隆平事迹。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湖南湘西雪峰山麓的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最初他研究红薯、西红柿的育种栽培。就是在这里,袁隆平看到有人饿死在路边,意识到只有水稻才是农民的救命粮。中国工程院院士;,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被称为中国的",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呕心沥血、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江西德安县人,是当代神农、同心同德的思想风范,是当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袁隆平热爱祖国。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无党派人士,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甘于奉献。他的卓越成就,严以律己,现居湖南长沙、一心为民。50多年来,与时俱进、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
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得者。在国际上11次捧回大奖。获得的“世界粮食奖”更是农业领域国际上的最高荣誉。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4.鲍尔·海斯德
鲍尔·海斯德是美国一位研究蛇毒的科学家。他小时候看到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人被毒蛇咬死,就决心研究出一种抗毒药。他想到,人患了天花,会产生免疫力,而让毒蛇咬后能不能也产生免疫力呢?体内产生的抗毒物质能不能用来抵抗蛇毒呢?他设想到这也是有可能的。因此,从15岁起,他就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腺体,并逐渐加大剂量与毒性。
这种试验是极其危险和痛苦的。每注射一次,他都要大病一场。各种蛇的蛇毒成分不同,作用方式也不同,每注射一种新的蛇毒,原来的抗毒物质不能胜任,又要经受一种新的抗毒物质折磨。他身上先后注射过28种蛇毒。经过危险与痛苦的试验,终于有了收获。由于自身产生了抗毒性,眼镜王蛇、印度蓝蛇、澳洲虎蛇都咬过他,但每次他都从死神身边逃了回来,蓝蛇的毒性极大,海斯德是世界上惟一被蓝蛇咬过而活着的人。他一共被毒蛇咬过130次,每次都安然无恙。海斯德对自己血液中的抗毒物质进行分析,试制出一些抗蛇毒的药物,已救治了很多被毒蛇咬伤的人。
前一篇:11月份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