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第一课时,在我的教学计划里,这篇课文设定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分析课文的情节,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分析人物形象和课文的自然环境,最后探讨本篇小说的主题。我在上课前做了充分的备课,并认真设计了课上的每一环节,可是上课时,还是没有按照预想的设计进行。
本节课我用了电视剧《水浒传》中的主题曲进行导入,我发现当时我喜欢并常唱的这首歌到了学生的耳里却变得很陌生,他们没有听过,更不知道这首歌与《水浒》存在的关系,虽然导入的环节没有彻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学生却对我这个老师眼里《水浒》是什么样的地位,以及这部第一部反应中国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什么内容。虽然我很吃惊学生对于《水浒》的陌生,但我也知道了我这堂课更为重要,我觉得不单要教学生《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篇课文,我还要引导学生明白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重要性以及它存在的真正价值。
当我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我迅速地调整了教学目标,并以板书的形式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①回顾小说中的相关知识点;②了解《水浒》的作者和创作背景,了解小说的主题和价值;③了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前情后事,能够复述本篇课文的情节。
因为是临时调整,没有进行深思熟虑,但是我依旧按照我设定的学习目标开始进行教学。
一堂课45分钟很快的就进行完了。随着铃响学生的总结也完成了。反思这节课,虽然没有按照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但是我认为学生还是有一定的收获的。
1、激起了他们对于《水浒传》的阅读和探究兴趣;
2、能够对文章进行短而精的提炼概括。
虽然有收获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
1、以教师主讲为主,学生听为辅,不符合高效教学行动的策略,应该认真学习一下高效教学行动策略,并且认真地制定一下关于本节类型课的教学设计,并将自己的设计与老教师探讨一下,可行性有多少,是否能够起到教学的作用。
2、教师整理的资料太多,不系统。课件的内容太少太浅,不适合高中生的应用,而教师补充的知识又较多,学生明显吸收不了。所以课前一定要考虑的全面,在教学设计上一定要将各方面的可能性都考虑进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