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郑外保送之四:郑外对小语种生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
(2020-11-07 14:52:02)
标签:
郑外保送 |
分类: 高中学习 |
外国语学校的高起点小语种生,都是从有良好的英语水平的学生中选拔的。在保送生推荐选拔中,无视法语生是双语优秀这一点,仅仅进行单科比较,这是有失公平的。
全国共有16所具有保送生推荐资格的外语学校。通过比较除天津外国语学校之外的15所外国语学校所公示的保送生推选办法,以及搜索他们的学校信息,发现单独开设了小语种班的学校有8所,其他7所只是开设了小语种辅修课、课外班、也有双语班的,小语种课的分量相对小。
开设了小语种班的8所学校,在保送生资格选拔的时候,他们对于小语种生的政策如表3:(未标注年份的都是2020届的)
表3 各校对小语种生的政策
学校 |
在保送生推荐中,对小语种生的政策 |
济南外国语学校 |
第一外语选择日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的复语项目学生只进行综合评定成绩排序。 |
太原外国语学校 |
小语种单列,按考生人数的40%进行分配。 |
成都外国语学校 |
小语种单列 |
重庆外国语学校 |
非英语类语种学生的保送预备生计划在我校总计划数内单列,对非英语类语种学生适当倾斜。2020届俄语类保送预备生计划为4人,德语类保送预备生计划为7人。高2020届英语类保送预备生的计划为80人。 |
武汉外国语学校(2018届) |
规则中未见,2020年推荐生公示中,共110人,其中法语3人,日语2人。 |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届) |
规则中未见,不知小语种生实际推荐情况。 |
南京外国语学校 |
规则中未见,不知小语种生实际推荐情况。南外是有名的出国为主流的外语高中,2019届高三毕业生去向,总计:389人,就国内高校仅140人。 |
郑州外国语学校 |
规则中未见,多年以来,保送推荐生,每次小语种生最多一人(经常是没有) |
可见开设小语种班的学校,多数都没有将小语种生跟英语生进行简单的比较,而是将小语种生单列。其中,重庆外国语学校除了单列之外,还额外倾斜,总人数91人中,小语种生高达11人。
郑外在保送生推荐问题上,不仅没有给小语种生任何政策,还在摸底考试中,采用了“英语和法语考试使用相同难度系数”的方法,使得法语生在外语成绩上相对英语生处于巨大的劣势。在评价规则上就对小语种生存在系统性的挤压。
郑外这些年,保送名额在同类外国语学校中位居前列,但小语种生保送却“一年最多一个”,很多年份一个都没有,今年就是如此。这个结果跟其他几所开设了小语种班的同类学校相比,也可以看出郑外的保送生推荐规则对小语种生而言,呈现出非常不负责任的态度。
因为小语种生相比英语生,出路更窄。即便取得保送生资格,也仅有几个所学语种的学校和专业可选;如果没能取得保送生资格,那么这些语种的大学机会,多半都将被保送生占据,高考时,将更加难以考取适合所学语种的学校和专业。
负责任的外国语学校,要么不开设小语种班,只要开设,就会对学生负责,尽量给小语种生一条出路——例如上表中的多数学校。
相对这些外国语学校而言,郑外当前的推荐办法,对小语种生完全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