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早操各环节编排策略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盐城市中街道中心幼儿园 陆善蓉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把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要)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幼儿基本动作,提高其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在此纲领性文件指导下,早操活动作为幼儿园日常户外活动的主要类型,目前已成为众多幼儿园的一种常规性教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不过从目前幼儿园早操活动的开展情况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师对早操的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早操的形式和内容单一,教师缺乏充分的情感投入等,致使早操活动各环节的教育功能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及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是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幼儿早操活动,是幼儿园的一种常规性教育活动,能使在集体从抑制状态转为兴奋状态,使身体有准备地承担起一天的学习和各种活动,以振奋精神、调动情绪,激发幼儿有朝气、愉快的生活。早操活动时间虽短,但对幼儿心智健康有着很重
要的意义。
每天按计划进行适宜的早操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姿势和生活习惯,早操各环节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课题一直要研究的方向。
二、课题的界定和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概念界定
早操的根本目的——锻炼价值。早晨空气清新,可以加深呼吸,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还能使全身各肌肉群活动起来,使幼儿肌体进入活动状态。冬季早操,可以提高幼儿对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还能培养幼儿不怕寒冷的意志品质。早操是幼儿一日生活的开端,组织的好,使幼儿精神饱满,情绪愉快,为参加一天活动作好充分的准备。早操最根本的目的在于能发展和锻炼幼儿骨骼,关节及大肌肉群,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形成健美的体态,同时还发展幼儿柔韧、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引,依托学前教育课程论展开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
课题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孩子的运动潜能。
2、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增强集体意识,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天。
3、早操各环节活动内容安排坚持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准备活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入场、热身环节。幼儿在入场环节可以边从活动室走到活动场地边做手上舒展类或情景类动作,如:拍手、绕环、扩胸、开火车、慢跑、慢踏步等。
2、队列队形练习:在早操中常用的队列有立正、稍息、原地踏步走、齐步走、跑步走、立定、向前看...
3、操节:操节是早操活动的主要部分,是锻炼幼儿身体各部分动作的重要内容。
4、歌舞表演:律动、歌表演和舞蹈是早操的重要内容,它能够增加早操的表演性,激发幼儿的兴趣。
5、体育游戏:由于幼儿对游戏的兴趣远远超过其他活动,因此,在把游戏渗透在早操中。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基本原则:
1、结合幼儿园幼儿体能发展之目的来编排早操各环节:
将早操、体育课和体育游戏或幼儿体能训练有机结合,以达成早操作为学期幼儿体能训练的基本手段之一,共同为学期幼儿体能发展的教学目的服务;
2、早操各环节的运动量要适宜:
运动量反映在运动强度和密度上;一般而言,早操的强度,以儿童平均心率140为正常;在早操运动最高时,可达到心率150-170;放松阶段为100-120;在早操结束五分钟后再测幼儿心率,幼儿心率应在80至90之间,五分钟恢复后要求幼儿心率达到正常状态;
早操各环节的运动密度通常在80%以上,因为在早操中,较少有等待时间;而且,早操不是体育课或体能训练,它要求幼儿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全身活动与运动的目的,以达成为良好开始一天幼儿园生活做好准备目的;
幼儿运动强度(如心率等)通常由医生抽样检查;具体测定方法由医生选择一至三个幼儿作为样本,在幼儿做早操的四个不同阶段(如热身阶段、操节阶段等)进行测试,并按照每个测试幼儿在早操不同的阶段的心率,画出每个幼儿早操的心率曲线图,以供教师参考;教师根据心率曲线图了解早操运动量是否适宜;
教师一般可以通过幼儿完成早操后的面部表情和出汗程度,来做一个运动量是否适宜的简单判断;如果运动量有过量的情况,则教师需要对早操做调整;
3、早操不能舞蹈化:
4、早操各环节的设计编排应根据幼儿园特色及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从内容、动作、队形等方面综合考虑,使编排的早操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出适宜性、趣味性、游戏性。
如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的持久性和意志的坚持性较差,因此,可以为他们编排一些短小的、充满温馨和亲情的动物模仿操和情境游戏操。此外,小班幼儿动作发展还不够协调,编排的早操动作宜简单、多重复,不要有过多的方向变化,上、下肢配合的动作不宜过多,队形也应以圆圈或分散性自由站立为宜。
(二)基本方法:
1、观察法:由课题组人员设计观察记录表,通过观察,了解幼儿与现有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
2、比较法:通过比较前后测幼儿与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从理论角度分析幼儿如何更好地与之互动,为教育的实践奠定基础。
3、行动研究法:以实践作为研究的起点,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采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行动研究,从而不断探索出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一系列教育方法的研究策略。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验教育过程的回顾、反思、总结,将教育措施、教育观察、教育效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0年3月—4月)
1、搜索、梳理、相关环节,了解实施现状,学习有关理论,明确方向。
2、课题申报,填写课题申报书,收集相关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3、确立本组研究人员,每个参与人员根据课题拟定方案与可行性论证。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20年5月--2020年10月)
1、分析制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进行课题研究活动((早操编排讲座、早操编排交流研讨课、课题小结等)。
2、到各年级调查早操编排的工作,进行分析,形成方案。
3、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学习、研讨、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0年11月---2020年12月)
1、提出结题申请,整理研究成果,
2、撰写结题报告,接受专家组验收。
六、课题研究保障措施:为了保证本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将落实以下措施:
1、注重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创建环境,营造氛围。
2、科学指导,及时检查及时改进;最后,注重个案分析,总结教育经验。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各班早操比赛、开展操观摩活动
七、课题研究成果:
发现问题:
(一)发现以前早操编排的科学性、合理性方面的问题
1、未达到全面锻炼身体的效果。
以前编排的早操活动没有使幼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如:一些早操活动没有走、跑、跳等体能训练内容;一些早操活动中上肢、下肢等某一部位的运动多,而躯干等部位的运动少。
2、把握不好早操动作难度和运动量。
有的早操中有单一动作多次重复的现象(多为上肢动作和踏步动作),动作容易整齐,但幼儿的某一运动部位容易劳累;有的早操难度大,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难度过大的早操不仅幼儿动作做不到位,达不到锻炼效果,且容易伤害幼儿。
(二)音乐选编的适宜性问题
1、成人化。一些早操选择流行歌曲,没有童趣,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直接影响了动作编排,多数只能做上肢动作和跑跳动作。
2、单调。主要表现为:(1)乐曲单调。(2)节奏单调,曲目虽有变化但节奏雷同,不能调节活动强度。
改善问题:
经过老师们的研讨、结合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经验,对幼儿早操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加强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内容的选择主要分徒手操和轻器材操。徒手操应该为全国统编操,我们选择的是全国第二套统编操《世界真美好》。此套徒手操主要以动物儿歌的形式,小朋友边念儿歌边做操,增强了体操的趣味性。
(二)、结构的编排
要考虑到早操与幼儿体能之间的关系、早操与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之间的关系等综合因素,经过探讨我们认为一般包括五个基本环节:
A、热身运动:如走、跑和变速跑等全身运动,达成热身的目的。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定出计划,每周或每两周重点加强哪方面的体能训练。如第一周重点是跑,第二周重点是爬等等,随时根据幼儿的发展进行调整,一是顺应了幼儿的需求,二是改变了以往一直不变的早操模式,增强了早操的可变性和趣味性。
B、队列变化:通过队列变化训练,可提高幼儿在团体中了解与认识自身与团体的关系,增进幼儿的团体意识,并发展幼儿理解指令的能力;同时,队列变化与训练,也是热身运动的一种积极的延续,为幼儿的早操活动作好充分准备。为此,我们根据中班上期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将队形的变化统一为切段分队走。
C、操节:操节是早操的主要部分。在早操训练中,不仅要达成幼儿开始一天幼儿园生活时身体机能唤醒的目的;同时,早操也是幼儿运动的一种类型,需要通过一定的运动量,使幼儿在每日的早操中,逐步实现幼儿运动能力与体能的不断提高。最后大家一致达成共识选择“器械操”和“全国统编体操”。D、体能活动:利用身体或器材练习走、跑、平衡、跳和钻等等动作,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的协调性和运动能力;在早操创编过程中,体能活动环节需要注意的是:a、早操与体能活动和训练的相结合;在早操中运用器材,也是为了达成一定的运动量的目的。
D、早操需要有机地将八大动作,融入到早操之中去。
E、放松阶段:在早操的放松阶段,充分的放松,可以使幼儿以良好的身体与精神面貌,开始一天的幼儿园生活;反之,如果早操的放松阶段没有做好,则可能会影响幼儿在早操后的活动。例如,过量的运动,可能使幼儿产生疲劳或亢奋,影响到正常的幼儿园每日的教学活动的安排。
( 三)、时间的把握:中班早操时间为10-20分钟;我们认为中班上期时间在18分钟比较适宜。
( 四)、音乐的选编
1、是要有童趣,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切忌音乐成人化,盲目的追求时尚的流行歌曲。
2、乐曲要富于变化,节奏不要单调,因为曲目虽有变化但节奏雷同,不能调节活动强度通过课题研究在教学中的实践。
八、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想法问题的思考
接下来的将是我研究和探讨的方向。研究成果还要进一步提炼,积极参与各种比赛也是我需要努力的地方。总结这次课题研究过程,我认为没有及时上传应该是我需要改进的
这次课题申报成功后,虽然要管理幼儿园、又要兼课给我的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还是潜下心来,按时进入班级,有时因为开会耽搁了活动时间,我也会和当班老师及时沟通,延后补上。因为我知道,研究工作是环环相扣的,只有一步步地按照规定的时间去完成研究工作的步骤安排,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完成研究任务,留下痕迹,才能总结和提炼出研究成果,如期的完成研究任务。虽然研究工作涉及到的活动我都开展并保留了很多的材料,但上传的不够及时,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还要更严格的要求自己,挤出时间按时上传。
研究的过程是辛苦的,研究的结果是喜人的,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听着孩子们天籁般的问候,天使般的行为,我幸福并快乐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