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BCC模型是规模收益可变的?

如何理解BCC模型是规模收益可变的?
A、B、C、D是四个DMU单元,BCC模型在CCR模型基础上增加了约束http://s13/mw690/003jeIqBzy749lvPE4c9c&690,其作用是使投影点的生产规模与被评价DMU的生产规模处于同一水平,这也是BCC计算的效率值普遍大于CCR的原因。
(1)假设规模收益不变,生产前沿可用OB射线表示,B是唯一有效DMU单元。
(2)假设规模收益可变,则生产前沿为MABD构成的凸向左侧的曲线。
在CRS(即CCR)模型中,B点的产出投入比最高,A、C、D三点与B点相比,均处于无效率状态,其中A点的投影处于OB上,λ小于1;C、D两点的投影处于OB延长线上,λ大于1。而在VRS(即BCC)模型中,由于约束 限制http://s10/mw690/003jeIqBzy749lb6JVTd9&690使得生产前沿往后退缩,使得A、D两点处于前沿上,ABD及A点垂直向下的延长线构成了生产前沿曲线。VRS模型中C点无效DMU,其投入无效率体现为CC‘IV,而在CRS模型中其投入无效率体现为CC‘IC。
前一篇:CCR技术效率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