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典籍为何多称“南郭”“东郭”?

(2012-12-31 20:10:08)
标签:

杂谈

      幼时尝读诸子寓言,东郭先生遇忘恩恶狼,南郭先生滥竽充数。曾感到奇怪,为何就未读到过西郭先生和北郭先生的故事呢?一时也没有答案,于是想着寓言不过伪托言事,不能较真,便替自己搪塞了过去。
        近日读了一些关于中国早期城市发展的论著,头脑日夜在城郭中打转,忽然间似乎有了一个有那么点道理的答案。
        根据考古发掘,可以确证从东周开始,都城作二重城墙,内为城,外为郭。
        城,就是王城,由君王宫殿发展而来。郭为外城,郭内,也就是城与郭之间,居住着平民。
        城郭的布局,映射了时人的精神世界。
        从商代开始,人们以东北位为尊,周代延续了商代的思想,并固化为礼制。依照礼,君王的城在郭的东北位。



        于是,相对于城,郭大致分成了两部分,东郭和南郭。东郭先生和南郭先生,想来就是平日在这两片市井中吃饭看戏、喝茶泡脚的众生之一。
        没有西郭和北郭,一向以以假乱真为能事的诸子寓言当然就不会伪托西郭先生和北郭先生了。

:《韩诗外传》卷九中有北郭先生,后世常作为隐士的代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