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如何区别名词作动词与名词作状语
推荐在古汉语中,名词既可以活用作动词,也可以直接修饰限制动词活用作状语。如下列几例:
⑴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⑵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⑶沛公欲王关中
⑷驴不胜怒,蹄之
⑴⑵句为名词作状语,⑶⑷句为名词作动词。如何区别呢?
对上述几句作分析可发现:⑴⑵句中加点名词(“云”“响”“景”“内”)后紧跟着的词(“集”“应”“从”“立”)都是动词,其格式为“名+ 动”;而⑶⑷句中加点名词后紧跟着的词(“关中”“之”)都不是动词。故可作这样的规律总结:符合“名+动”格式的为名词作状语,反之,则为名词作动词;换言之:看一个名词在句中是作状语还是作动词,只需看其后面有无动词,有动词,则为名词作状语,无动词则为名词作动词。如:
⑸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⑹项伯亦拔剑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⑺范增数目项王
⑻秦师遂东
⑸⑹句符合“名+动”格式,为名词作状语;⑺⑻句为名词作动词。
需要注意的是:在“名+动”格式中,名词除了作状语,还可作主语,对此,要联系语境,看这个名词前是否另有主语,如果前面另有主语,则判定为名词作状语,反之,则为名词作动词。如:
⑼(区)寄伪儿啼
⑽儿啼告母
⑼句“儿”前另有主语“寄”,“啼”由主语“寄”发出,故“儿”作状语。⑽句“儿”前没有主语,“啼” 就是由“儿”发出,故“儿”作主语。再如:
⑾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⑿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⑾句“舟”前另有主语“余”,动作“行”由主语“余”发出,故“舟”作状语。⑿句“舟”前没有主语,动作“行”由“舟”发出,故“舟”作主语。
掌握了上述两点,就可以游刃有余,轻松判别名词作动词与动词作状语了。
练习: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1. 豕人立而啼
12.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3. 其后,秦稍蚕食魏
14.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5.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16.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7. 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
18.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答案:
1—9 用法皆为名词活用作动词
1.杀 2.打洞 3.奏乐 4.称王 5.开花 6.发芽 7.刮大风 8.有才能 9.做柱、做台阶
10—18用法皆为名词活用作状语
10.一天天地 11.像人一样 12.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13.像蚕一样
14.用箕畚
附:
季佳福(湖北省监利县龚场中学 43330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版)收有贾谊的《过秦论》一文,其中有云:“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对“瓮牖绳枢”,教科书上注释为:“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形容家里穷。牖,窗户。枢,门上的转轴。”一般工具书对这个短语大意的解释也都基本相同,但是具体到“瓮”、“牖”、“绳”、“枢”各自的意义和用法,解释上却存在差异。
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对“瓮”、“绳”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不同。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尝试着来作点分析。鉴于“瓮牖绳枢”是一个并列短语,“瓮牖”与“绳枢”的结构一样,这里就以“瓮牖”为例。
具体说来,对“瓮”的意义和用法存在两种不同理解:
一、认为“瓮”是名词作状语。持这种看法的有《学生古汉语字典》(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和《高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吴铜运主编,长春出版社2005年版)等书。《学生古汉语字典》注作:“瓮,名词,口小腹大的陶制品,此处活用,做状语,意思是用瓮作……”“牖,窗户。”《高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注作:“瓮、绳:名词作状语,用破瓮,用草绳。牖、枢:名词作动词,做窗户,系户枢。”
二、认为“瓮”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持这种看法的有《高中新教材优秀教案?高一语文》(下)(任志鸿主编,南方出版社2004年版)和《古代汉语词典》(曾林编,湖北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等书。事实上,这种看法也就是教科书的看法。
我们认为,第一种看法、即认为“瓮”是名词作状语是不妥当的。《学生古汉语字典》把“瓮”释为名词作状语,把“牖”释为“窗户”,是一个名词。而名词作状语的特征是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动词起修饰作用。这说明编著者心中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也是模棱两可的。《高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把“瓮”释为名词作状语,把“牖”释为名词作动词,应该说是保持了理解上的一致性了。但是,在一个词语中,所有的成分都离开了它的本来意义和用法,而被活用了,这种理解毕竟过于牵强。
因此,我们赞成第二种看法、即认为“瓮”是名词活用作动词。《高中新教材优秀教案?高一语文》(下)第165页释“瓮”为“用破瓮作,名词动用。”《古代汉语词典》的注释是:“瓮:用瓦瓮做,动词”,“牖:窗子,名词。”这两种工具书的注释简洁、清晰、明了,与教科书是一致的。我们应该认可这种说法。
综上所述,“瓮”应该释为“用瓮作”,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牖”即“窗户”,取其本义。同样,“绳枢”的正确解释就应该是:“绳:以草绳系,名词活用为动词;枢:门上的转轴,取其本义。” “瓮牖绳枢”如教科书之所释,是“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形容家里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