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原文】
7、16
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
(1)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
(2)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
【译文】
本文出自《论语?述尔》。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读后感】
一个人心安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人整天担心这担心那,防这防那,虽有锦衣玉食又有什么作用呢?
一个人贫穷并不可怕,可怕是人穷心也穷,那才麻烦。一个人应该有默默承受贫穷的勇气,并有在困境中努力奋斗的意志。或许唯有这样,才有东山再起之机。
【成语】
【延伸阅读】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新解
作者:索树
由于现实中大多数人在富贵面前往往会不择手段,故,站在道德的高度上,我们从不怀疑且认同对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的如下解释和理解: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不义手段取得富贵,是不道德的,如过眼浮云一样毫无价值。
我认为,我们长期以来对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的上述理解可能是不准确的,起码是不到位的。正因此,孔子对于富贵的态度及其思想的深刻 意义和价值可能并没有被真正揭示出来。事实上,孔子的这一思想,是在为无权无势的“穷人”“正名”即赋予道义上的合法性,它与《论语》里的另一句话——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异曲同工。简言之,孔子在告诉我们:在一个无道即不义的社会中,做一个无权无势的穷人不是丢脸的事 情。
毫无疑问,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不义”。以往,我们把“不义”仅仅理解为“不正当手段”。实 际上,在孔子的整个思想中,“不义”与“无道”在词义上是相通的。因此,“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中的“不义”,可能省略了一个“世”或“邦”字。若 果如此,它就不应该仅仅被理解为“手段”(当然它有此一义),而主要应该被理解为一个社会“现状”或“事实”,即,“不义”不仅仅是指个人采取的“手 段”,而主要是指个人所在当下社会的一个“现状”或“事实”。果如是,则对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的理解就应该是:在一个不义即无道的社 会中,富贵,是不值得追求的。进一步引申就是,如果我在一个不义即无道的社会中既富且贵,那么,它只能说明我是无耻的、可耻的、不道德的。这一思想,我们 可以从“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句话中得到佐证。
呜呼!——不问社会义与不义,而只顾闷声发大财求富贵者,即便你自以为自己是通过正当的手段取得的,那么,在孔子看来,如果你所在的社会是有道的即义的,那么,这种富贵就是合理的;反之,就是不合理的,从而,你就是无耻的、可耻的、不道德的。
人追求富贵是无可指责的。但,追求富贵是有条件的: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所以,在当今这个“无道”、“不义”的社会,做一个无权无势的“穷人”是道德的、高尚的、有自尊的、值得人们尊重的;相反,那些有权有势的“富人”,才是不道德的、卑鄙的、无耻的、可耻的、没有自尊的、不值得人们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