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2013-01-02 16:35: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 |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
六年级的学生,正在逐步由儿童期迈向少年期。在这个时期,广阔无边的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内心世界都等着他们去探索。他们有着强烈的探究心,但因社会经历有限,再加上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有待加强,他们看世界的方式方法需要加以引导。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出素质全面、个性鲜明、富于创造力、适应发展的现代青少年。 |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
一、了解空气、土壤,认识空气、土壤的重要性,知晓保护空气、土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确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二、认识兵器的发展和种类,丰富历史知识,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 三、了解安徽的过去和现在、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安徽、热爱家乡之情;引导学生由关注家庭、家庭、社区、家乡到整个安徽,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见闻,培养学生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四.学会有效地保护自己、保护生命。 |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
一、了解空气污染、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知晓保护空气、土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确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二、在活动中主动探究,学会调查、学会交往、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并正确地运用,以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在日常生活、实践活动中保护自己、关爱他人。 |
教学 措施 |
一、上课前,充分了解学生,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广泛参阅教学资料和最新的教研成果,并与其他老师共同商讨,精心设计好教学过程。 二、授课过程中,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电教设备,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始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三、加强课外实践活动指导,提高学生课外实践能力。 四、平时注重 向别的老师学习,积极参加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教研组的各种教研活动,以此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 |
空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空气、土壤的保护
活动目标
1、调查、认识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体会空气污染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理解治理空气污染的重要意义。
2、通过资料及小实验,了解水土流失及其成因和危害;通过调查,认识土壤污染物来源。提出保护土壤的措施并发出倡议。
3、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准备
1、提起收看当地天气预报,记录当地空气污染指数。
2、准备两块木板、两个小喷壶、少量草皮、水、土。
活动时数
2课时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1、出示图片: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2、板书课题:空气、土壤的保护
二、活动天地:净化空气
1、调查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了解空气污染指数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
|
|
|
|
|
|
|
|
记 录 卡 |
|
|
|
|
|
|
|
收看或收听 天气预报, 记录当地或 某一城市的 空气污染指 数。 |
2、请你当一回小医生,为“空气”把把脉、治治病。
姓名:空气 年龄:地球诞生至今 病症:温度逐年上升;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
患者:空气 病情:温室效应 患病原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了地球热量的散发,使地球的气温升高。 处方: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植树造林。 主治医师:李小明 |
姓名:空气 年龄:地球诞生至今 病症: |
患者: 病情:
患病原因:
处方:
主治医师: |
三、活动延伸:“还我一片蓝天”演讲。
一、活动引入
“还我一片蓝天”演讲。
二、活动天地:保护土壤
1、你知道黄河水为什么是黄色的吗?
学生阅读“知识链接”,了解后说一说。
2、小实验:探究水土是怎样流失的。
(学生说一说在家中进行实验的结果。)
3、调查并交流你生活的地方土壤里有哪些污染物。
|
4、你能想到那些保护土壤的措施?
|
三、后代延伸。
1、学习有关保护空气、土壤的法律法规。
2、设计一张送给地球妈妈的“环保卡片”。
一、活动引入
1、用塑料袋捉空气。
2、谈谈对塑料袋中“空气”的印象。
3、板书:空气
二、活动天地
1、空气无处不在。
①阅读资料。
②谈谈对空气的认识。
③记住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氧气、少量的氢……
2、空气压缩小实验。
|
|
观察的变化 |
|
|
|
|
|
|
|
|
|
|
|
|
|
土
活动目标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
干湿度 |
软硬度 |
颗粒大小 |
土壤里有什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课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