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2013-01-02 16:35:00)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设计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正在逐步由儿童期迈向少年期。在这个时期,广阔无边的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内心世界都等着他们去探索。他们有着强烈的探究心,但因社会经历有限,再加上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有待加强,他们看世界的方式方法需要加以引导。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出素质全面、个性鲜明、富于创造力、适应发展的现代青少年。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一、了解空气、土壤,认识空气、土壤的重要性,知晓保护空气、土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确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二、认识兵器的发展和种类,丰富历史知识,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

三、了解安徽的过去和现在、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安徽、热爱家乡之情;引导学生由关注家庭、家庭、社区、家乡到整个安徽,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见闻,培养学生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四.学会有效地保护自己、保护生命。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一、了解空气污染、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知晓保护空气、土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确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二、在活动中主动探究,学会调查、学会交往、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并正确地运用,以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在日常生活、实践活动中保护自己、关爱他人。

教学

措施

一、上课前,充分了解学生,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广泛参阅教学资料和最新的教研成果,并与其他老师共同商讨,精心设计好教学过程。

二、授课过程中,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电教设备,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始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三、加强课外实践活动指导,提高学生课外实践能力。

四、平时注重 向别的老师学习,积极参加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教研组的各种教研活动,以此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认识空气的特点。

   2、通过实验,认识压缩空气的用途,了解空气可以传播声音,可以通过流动传播气味,产生风。

   3、知道空气是人、植物、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理解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体会生命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

   4、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学写小实验报告。

活动准备

   1、一些塑料袋、一只空玻璃杯、适量清水及土块。

   2、球类、轮胎等充气物品。

   3、准备花露水、醋等日常生活中易挥发而且有明显气味的物品。

   4、准备两棵植物及实验活动记录本。

活动过程

空气、土壤的保护

活动目标

1、调查、认识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体会空气污染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理解治理空气污染的重要意义。

2、通过资料及小实验,了解水土流失及其成因和危害;通过调查,认识土壤污染物来源。提出保护土壤的措施并发出倡议。

3、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准备

1、提起收看当地天气预报,记录当地空气污染指数。

2、准备两块木板、两个小喷壶、少量草皮、水、土。

活动时数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引入

1、出示图片: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2、板书课题:空气、土壤的保护

二、活动天地:净化空气

1、调查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了解空气污染指数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收看或收听

天气预报,

记录当地或

某一城市的

空气污染指

数。

2、请你当一回小医生,为空气把把脉、治治病。

          病历卡

姓名:空气

年龄:地球诞生至今

病症:温度逐年上升;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处方

患者:空气

病情:温室效应

患病原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了地球热量的散发,使地球的气温升高。

处方: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植树造林。

主治医师:李小明

 

            病历卡       

姓名:空气

年龄:地球诞生至今

病症:

          处方

患者:

病情:

患病原因:          

                   

处方:              

                   

主治医师:          

三、活动延伸:还我一片蓝天演讲。

                             第二课时

一、活动引入

还我一片蓝天演讲。

二、活动天地:保护土壤

1、你知道黄河水为什么是黄色的吗?

学生阅读知识链接,了解后说一说。

2、小实验:探究水土是怎样流失的。

(学生说一说在家中进行实验的结果。)

3、调查并交流你生活的地方土壤里有哪些污染物。

 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

 喷洒的花肥和农药……

 

 

4、你能想到那些保护土壤的措施?

 保护土壤大家做

   少用塑料袋、一次性饭盒。

   不随意取土,不破坏植被。

   

   

三、后代延伸。

1、学习有关保护空气、土壤的法律法规。

2、设计一张送给地球妈妈的环保卡片

一、活动引入

1、用塑料袋捉空气。

2、谈谈对塑料袋中空气的印象。

   (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

3、板书:空气

二、活动天地

1、空气无处不在。

阅读资料。

谈谈对空气的认识。

记住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氧气、少量的氢……

2、空气压缩小实验。

 物品名称

 打气时间

观察的变化 

 用手压的感觉

 

 

 

 

 

 

 

 

 

 

 

 

   

活动目标

    1、认识土壤及其基本成分,了解不同颜色的土壤及其分布区。

    2、认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壤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的影响。

    3、学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各地的土壤资料。

    2、准备从不同场所采集来的土壤。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引入

    请学生朗读《土壤妈妈》。

    学生谈朗读感受。

    二、活动天地

    1、认识土壤。

   说说你见过什么颜色的土壤。

   你知道中国各地的土壤有什么不同吗?

   阅读《小资料》。

    2、比较土壤,观察不同。

 土壤来源

 颜色

干湿度 

软硬度 

颗粒大小 

土壤里有什么 

 校园里

 

 

 

 

 

 建筑工地

 

 

 

 

 

 农田里

 

 

 

 

 

 ……

 

 

 

 

 

    三、活动延伸

    搜集古今中外歌颂土地的散文、诗歌、歌曲。

第二课时

    一、简单复习

    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土壤情况。

    二、活动天地

    1、土壤与生活。

   庄稼的生长主要依赖什么?

   小实验。

 小实验:

                     用酒精灯烧土壤

 过程:

 

 结论:

 

   分小组讨论土壤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土可以做些什么工艺品?

   相互交流。

   亲自动手做一做。

    三、活动延伸

    1、泥塑展。

    2、了解家乡耕地减少的情况及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