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格雷厄姆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四)
(2023-02-12 07:48:29)“在投资时,挑选优秀企业至关重要,同时也非常不易。对管理层的能力进行客观测试的方法很少,而且远不够科学。在大多数情况下,投资者评判的的依据只是声誉,而在声誉之下,有人名副其实,也有人名不副实。能够令人信服地证实管理层是否优良的证据就是一段时期的经营业绩,但考察业绩又使我们变为考察量的因素。”
——格雷厄姆
很多人,在购买股票之前,都喜欢对企业家评头论足,这可能是受了“投资就是投人”这个观点的影响。比如巴菲特投资B夫人家具店的故事就为中巴们所津津乐道。
但我一直有个疑惑,那就是企业家头顶上的光环能维持多久?君不见有多少风光显赫的优秀企业家因丑闻而轰然倒塌?那么如果在出事之前,你投资了这家公司,会不会砸手里了呢?
基金经理都喜欢扎堆调研一些势头很猛、前景广阔的上市公司,甚至有一位著名的私募经理声称曾经一个月调研了50家上市公司。我的乖乖,这是去调研啊,还是拿着基民的钱去旅游?
以如此频繁的节奏和公司高管见个面、吃顿饭,就能得出肯定的答案,鬼才信呢!
换位思考一下,要我是公司的高管,我会把公司的不良信息告诉你吗?那不犯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