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大咖经常引用巴神的投资理念教诲我们:要以做生意的心态做股票。那么,怎样才算是以做生意的心态做股票呢?
我没做过生意,甚至地摊都没摆过。但我知道,做生意的人,每天都要关注商品的报价,不然的话,他怎么知道一件商品目前的价格是高了还是低了?是该进货了、停止进货了,或是该出货了?比如废品收购站的老板。
那么,做股票投资该不该关注市场先生每日的报价呢?我觉得应该。因为我把家庭的一部分资产投入了股市,我要对自己的钱负责。虽然我不是技术分析派、短线交易者,但我需要从日复一日的市场报价中感受市场的温度,需要从较大的波动中寻找“商机”。如果我买了股票就“把电脑从窗户扔出去”,我如何知道“挥棒”的最佳时机或者次佳时机?所以,我觉得每日看看一些股票的报价不丢人,和价值投资并不冲突。当然A股市场主流的价值投资理念认为:如果你买入了优秀公司的股票以后,就不要关注市场先生的报价,就应该像巴菲特那样只关心企业的经营,不惧波动,穿越牛熊。但我做不到,因为我是一个普通人,我是以一个普通小商贩的心态来经营自己的股票的。
我对做生意的第二点理解是:生意人需要持续稳健的赚钱,而不是大起大落,这是至关重要的。生意人可以容许自己在某个年份小亏,但不能大亏。因为一旦大亏,数年之内翻不了身。比如去年做大蒜生意的人都赚了大钱,但今年许多人却亏得一塌糊涂,把去年赚的钱甚至家底子全赔进去了,这意味着两年白干了。
我想做股票投资亦如此。如果你去年恰好拥抱了中国最优秀的核心资产,一年之内账户资金从 50万猛增到100万,那么,你应该首先想到的是:我如何保住这50万。如果你这样想,就会采取稳健的防御性策略,即使遇到了今年这样的熊市,也不会亏得太惨。但是,如果你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这50万的利润是自己的英明远见而不是运气,不惧回调风险,贸然采取进攻型策略,那么这些钱早晚会还给市场先生,正向复利的脚步就会戛然而止。
创业不易,守成更难。这几年卡拉曼和霍华德关于规避(控制)市场风险的核心投资理念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始终把自己定位于防御型投资者,坚决不去参加输家的比赛;买得好而不是买好的;避免或尽量减少本金亏损;行情好的时候跟上市场平均水平,行情不好的时候超越市场平均水平,我认为这才是实现正向复利的最坚实的基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