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玛这是个真妖精,哥不和你玩儿了!
(2013-07-17 18:59:59)
标签:
上海莱士股息率质押收购股票 |
卖出的理由:
1、估值太高了:PE 50倍,PB10倍。我实在想不出未来几年,这货能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长?
2、分红大幅下降:今年每10股才分现金0、5元(不是美元),派息率10%,勉强说得过去。可按今天收盘价计算,股息率才0、23%,把我们的钱当成无息贷款了?我们又不是支援非洲兄弟的天朝老大。
回想这几年莱士的分红:2009年10派8元,2010年10派7、5元,转赠7股,2011年4元,2012年10派5元转赠8股,多大方啊,在小盘股中绝对够意思。
本来分红挺大方的公司,突然变得吝啬起来,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例如2008年我买唐钢的时候,就是相中了它的高现金分红,不料买入的当年,公司年报突然宣布不分红了,这让我很恼火,立马就给卖掉了。不过歪打正着,唐钢(现在成了河北钢铁)这几年的业绩和股价走势证明卖出是正确的。
还有盐湖钾肥这支股票,上市以来分红一直比较大方,2011年准备进点,但当年年报宣布不分红的消息出来后,我大失所望,打消了买入的念头,最近两年的股价走势和唐钢也差不了多少。
当然了,唐钢和盐湖都是周期股,受经济周期和产业调整的影响,这两年业绩差股价低迷,也是情理之中,和分红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 但是,对这种现金分红突然大幅下降的公司还是小心为妙:是不是老总喝高了要扩张搞新项目了?是不是银行的钱还不上了?即便不是公司的问题,也与行业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得不查,不得不防。莱士会重复这样的走势吗?验证一下吧。当然了,莱士是小盘股,又是热门货,不一定非走这条路。
怪不得格雷厄姆在选股七标准中强调“至少要有20年连续支付股息的记录(注意颜色深的两个字)”,姜还是老的辣,再次向大师致敬!
3、绯闻缠身:近日媒体报道上海莱士抛出18个亿,高溢价收购中郑州邦和 ,引起业界人士质疑:郑州邦和只有120吨的血浆,即使是每年1个亿的利润,也需要18年才能收回来,这是一笔正常的生意吗?
还有股民质疑:作为莱士第三大流通股东的中信证券担当此次收购的财务顾问,自营账户提前介入,今年获利不菲,是否提前知晓了本次重组信息,从而提前布局? 如果里面涉及到股价的炒作或者其他利益输送,中小投资者岂不是成了炮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