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熙公祠,土豪花十四年“雕”出一座小祠堂

(2016-08-01 20:08:18)
标签:

旅游

分类: 广东
     潮州市有九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广东省内仅次与广州市,其中七处位于以开元寺为中心的老城区内,道韵楼位于饶平县三饶镇南联主村,从熙公祠位于潮安区彩塘镇金砂管理区斜角头,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潮州市九处国保中,从熙公祠一定是游客去的最少的一处。祠堂离城区有20多公里不说,交通也不方便,不是自驾或租车你根本无法去到,即使百度地图上的定位和名称也是错误的,所以只能去到大概位置,再找人问。

    我去了两次,第一次是中午12点多去到,大门紧闭,中午大概是12:00-2:30休息,我看见门口贴了张纸,有个电话号码,于是我就打电话咨询,一个老大爷接电话,说是中午休息,要过来开门可以,需要交20元,可这个从熙公祠本是不用门票的,我想想以后还有机会,于是就离开了。第二次去是下午5:10分,还没有关门,看来应该是5:30或者6:00才关门,老大爷在那,一进门就问我是哪里的,我下意识想说自己是潮州的,可又确实不会说潮州话,只能说是广东的,他很蛮横地说,外地人看可以看,但只能拍两三张照片留念,拍了几张后,他态度恶劣地说再照就要赶我出去,我和他理论了几句,我说这从熙公祠是国保文物,是先人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不是谁家的,我拍照又不破坏文物,而且没有任何规定不让游客拍照,我不明白这是哪里的规定,他说这是他们这里的规定,还威胁要打电话找人来赶我。然后又叫我买一本有从熙公祠彩图的书,我不愿意买,他就一直跟着我,不让我拍照,弄了半天原来不让我拍照就是要卖那本书给我,可这种推销方式,就是我原本想买,也会打消掉念头的。虽然老大爷已经至少已经六七十岁了,跑也跑不过我,打也打不过我,但我还是不想和他正面冲突,于是在他的“目送”下,我暂时离开了。待他一走进去祠堂里面坐下了,我又溜到门口,把从熙公祠的精华都拍了下来。所以对于游览从熙公祠,我的意见是,这里有潮州石雕艺术的巅峰之作,但作为外地游客,如果不是自驾车,确实没必要大费周折前往这里,而且还要受气受威胁。

 从熙公祠很小,就是一座前后二进祠堂,深42.25米,宽31.22米,但堪称是潮州石雕的巅峰之作,如果有时间让我认真拍照,可能还能拍得更加详尽。

 为什么我会两次前往从熙公祠,除了这是我最后去的一处潮州市国保单位外,还有潮州市政府大力提倡的“一根牛绳精神”,就是源自从熙公祠的一副石雕。

 什么叫做“一根牛绳精神”,且听我慢慢道来,虽然我不是很建议外地游客去,但还是把线路告诉大家,从潮州市区出发,沿着潮汕公路行驶20多公里,到彩塘镇附近,看见路边有大大的“国潮家居”招牌时,左转进入利民路,前行400米左右,过一座很小的利民桥后左转,便可看到指示牌。

 其实我上次来时都没有看见指示牌的,车只能开到上图那棵大榕树下,停车可见旁边有座祠堂,但并不是这座祠堂。

http://img2.ph.126.net/-fzvHKKu_ZrM59_4QvJkIw==/6631492177188111725.jpg

 往前行50米左右,便可见这座小门,进去右手边是一家私人作坊工厂,左边还有一道门,进去便可见一排老建筑。

 这是一排典型的潮汕民居建筑,门前有宽阔的广场,中间被铁栏杆围住的,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熙公祠。

 连排古民居建筑两端各有石门,正门写着资政第,这是建筑群的统称。

 另外一段门楣上有“宜子孙”等字样,总之弘扬的都是中华传统文化。

http://img1.ph.126.net/Ur8ZxvV7rIcdUkWoFkJnpg==/6631797841420632259.jpg

 从熙公祠在正中间,左右各有国保碑,还有两座石狮,石狮应该不是古迹。

 为什么在这离潮州老城区20多公里的乡间,会有一座如此精美的祠堂,这离不开出生在这里的一位传奇人物陈旭年。

 陈旭年生于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卒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年少时在家乡曾参加反清复明的天地会洪门派,事败后出逃,只身来到了正在开发的马来西亚柔佛州。

 当时年仅17岁的陈旭年身无分文,随身仅有一条水布、二件破衣,冒险躲进开往马来半岛的红头船,只身来到柔佛国(现马来西亚的柔佛州)的彭亨州锡矿做苦工,可谓尝尽人间疾苦。

http://img1.ph.126.net/6VZt0onOX0ctd1Szhjvb4A==/6631537257164850172.jpg

 卖了一段时间苦力后,他改行贩布,勤劳肯干、声音洪亮的他,每天沿街沿路挨家挨户叫卖布匹,由于他性格耿直、买卖公道,又年少英俊、谈吐风趣富有感染力,在直落布雅一带给当地居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特别是马来贵族阿武峇卡一家大小对他非常欢迎,喜欢和他做买卖。

http://img2.ph.126.net/xVd54NWSFwGeLImoPRYwZw==/6631753860955522034.jpg

 阿武峇卡与陈旭年交往的日子一长,阿武峇卡觉得他仪表不凡,又从他的言行举止,发现他自身内在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有待开发,对他十分赞赏,在尊卑贵贱悬殊下与他结为兄弟。后来他又与阿武峇卡的表妹结婚,被潮人称为“番驸马”。

  在1855年以前,柔佛州的统治者是东姑胡仙,他死后,由儿子继承王位,但实权控制在天猛公伊不拉欣(阿武峇卡之父)手里,由于有英国势力作后盾,伊不拉欣自1855年起,已成为柔佛实际的统治者。

 这个伊不拉欣也算雄才大略,有意把当时尚是地芜人稀,属于荒芜地区的柔佛州,全都开发起来。于是,他开始鼓励华人迁入柔州,利用华人努力拓荒,同时,更推行“港主制”有计划的发展柔州。

 陈旭年通过阿武峇卡的关系进入柔佛州,1862年,天猛公伊不拉欣逝世,由儿子阿武峇卡继承为天猛公。

 1864年,阿武峇卡把境内10个港口交给陈旭年管理,到陈旭年39岁时,已成为马来半岛上最大的港主,1868年起,陈旭年已成为南洋最著名的华侨领袖和实业家,被柔佛苏丹封为“甲必丹”(华侨领袖),授予“资政”头衔。到了1870年,陈旭年被授为“柔佛侨长”,他是担任侨长职位的唯一华人,自陈旭年以后,就不再有这样的官衔了。

http://img2.ph.126.net/N_RUSXM2GMJMj9Lm5FKnJw==/6631625218095067067.jpg

 1874年,陈旭年又被州议会委为议员。陈旭年还多次陪同阿布峇卡大君或其稚子进奉清朝。他本身也顶戴官翎,奉官加禄。

http://img0.ph.126.net/CecJEjAdT0T8BTQTJT3IRw==/6631783547769472023.jpg

 为表彰陈旭年对柔佛州开发作出的贡献,马来西亚柔佛州首府新山市中心纱玉河附近至今都有一条被命名为“陈旭年街”的街道,至今,当地华人都尊称他为“旭年公”。

 陈旭年与陈慈簧一样,是两位闯荡南洋的成功潮商代表,他们俩不仅都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富豪,还都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期叶落归根,给家乡留下了一幢精美的建筑。

 陈旭年从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开始,历时14年,耗巨资在家乡金砂斜角头兴建“从熙公祠”。尽管陈旭年也是见过世面的南洋富商,但与“陈慈黉故居”不同,他对当时流行的中西结合式样熟视无睹,而竭尽全力把传统工艺推向极致。

http://img0.ph.126.net/7vvyNv_z9Va0eaBcyyV3oQ==/6631563645443913690.jpg

 你根本无法想象,一座这么小的祠堂,建造工程居然前后花了十四年工夫,共耗资二十六多万银元,其中有十年时间花在木石雕刻的精雕细刻上。

http://img2.ph.126.net/WzotlEJAZQKjcAGrEX6Enw==/6631775851188075971.jpg

为了使石匠安心工作,陈旭年特意在石匠家乡潮州茶阳建屋相赠,且平日好烟好酒敬若上宾,在工匠吃好睡足,精神饱满时候才让动手干活,稍一疲倦,即令歇息磨刀。

 石匠大概每天只干一二个时辰,而磨刀的时间却要二三个时辰,怪不得陈旭年后代讲,那些精美绝伦的石雕几乎不是“凿”出来,而是用刀“剔”出来的。

 后来,陈氏子孙认为石雕效果还不够富丽堂皇,又请人将这些石雕全部彩绘,要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这些都是石头雕刻的,从熙公祠不仅是潮州石雕的代表作,更是慢工出细活的典型代表。

 从熙公祠有很多相当精美的木雕和石雕,其中尤以门外的四副“方肚”为最,四副之中,又以左右两侧两块80*120厘米的“鱼耕樵读”和“士农工商”石雕屏最为出名。

 如今被潮州市政府大力倡导的“一根牛绳精神”,就在从熙公祠大门左端的“士农工商”石雕左下角。

 潮州流传着“一条牛索(绳)激死(气死)三个师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幅石雕上,有没有看见那个伏在牛背身上、戴着葵笠的牧童手里所捏的一条双股相缠、长约十厘米细如牙签的悬空牛索?

 不过传说中“激死”三个师父的说法则不准确,但确有两个师父,用了很长时间来雕刻它,无论怎样小心谨慎,都在眼看快要成功的时候不小心弄断。对此,师父们也十分懊恼丧气,觉得对不起主人平日好烟好酒的招待,遂背起包袱从潮汕消失,“激死”是民间添油加醋的说法。到了第三位师父,吸收了前面两位的教训,改用泡水细磨轻刮的方式,才把它弄成。

http://img0.ph.126.net/Z3CHfqGINBM3Y9r8HnSR5g==/6631525162536942669.jpg

 其实除了“一根牛绳”,还有一条“渔网”,潮州市政府2016年提出的“一根牛绳精神”官方解释是对内的自我追求,是一种脚踏实地,一丝不苟,追求精致,精益求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理念。不过如果你了解到当时建造从熙公祠是一位富可敌国的富豪不计金钱、时间成本的任性投入,也许就会发现这种精神虽然值得宣扬,但在浮躁的今天,要想达到同样的目的,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至此,潮州市的九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已经全部走到,其中许驸马府、道韵楼、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筑群、己略黄公祠和从熙公祠都是比较特色的民居建筑,除了道韵楼是客家土楼外,其他都是典型的潮汕风格建筑,许驸马府主要是名声响,实际上可观赏性不大,己略黄公祠的木雕算是潮州一绝,但从熙公祠的木雕并不比己略黄公祠逊色,石雕更是远胜。所以说,如果方便的话,其实从熙公祠这座小祠堂还是非常值得去看的,只是交通确实不方便,而且守门人如此对待外来游客,也会让外地游客对潮州的印象分大打折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