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黄华鑫老师《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一课有感
(2014-11-20 09:22:02)
标签:
教育 |
分类: 云水禅心 |
请学生静息,并上课,课的开端以当前时事政治背景切入,“十面霾伏”并展示了雾霾的相关知识,引出现代生活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大都市恶劣的空气质量,让学生说说应该做点什么。此举,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体现了学生作为一个真实独特的人,更体现生活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新课标理念。学生根据雾霾这个话题,提出各种不同的整治措施,学生会自然的想到:多种树,提高植被覆盖率。黄老师对此进行赞扬,并介绍:1平方米的树叶每天大约可以制造75g的氧气。既增加了学生生活常识,又直接引出课题。黄老师问:树叶和我们前面所学的图形有什么不一样呢?由于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规则图形的知识经验,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树叶是不规则图形。
教师先板书部分课题: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书写字迹工整美观,强劲有力,可见黄老师基本功强硬。很多时候,在课堂上,对学生思维的过渡也是要有层次感,层层深入,首先,引问:如果要计算一片树叶的面积应选择什么样的面积单位合适?有生答:1d㎡.。这时,黄老师拿出课前准备的1d㎡的纸同树叶重合比较,第一次比较,明显纸片面积多过纸片很多,对叠比较,并边提问学生,这时纸片是50c㎡,这时比树叶大一些,还是不精确,又对折成25c㎡,树叶大过纸片。通过老师实物的直观演示,让学生获得形象生动切实的估算体验,在教师引导学生对树叶面积估算过程中,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进来,理解了估算并得到一个树叶面积大概范围。教师现在补添“估算”二字,起到一个强化课题的作用。揭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估算过程体验。
教授新课,“计算面积你有哪些方法”师问。生会结合以前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那一课并提出数格子,转化为已有图形等方法来进行思考。这些问题都是依据发展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提出,结合已有知识经验,通过有意义的学习,迁移到新知识上,让学生学以致用。
再接着,合作探究树叶面积的计算方法,有针对的提出小组合作要求,在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积极主观能动的学习理念上,又不让学生走偏。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师到学生中间进行指导,这也很必要,体现了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
请生展示探究成果,第一种:数方格。在这个过程中,师事先准备好树叶格子图挂在黑板上,并请学生用带编号的小正方形挨着填满满格,满格(18),但是不满格也是(18),提问不满格该怎么处理,以前经验告诉学生,不满格算半格,所以叶子面积该是:18÷2+18=27(c㎡)随时尊重学生,“不满一格还有其他的算法吗”有些是大半格,有些是小半格,小半格舍去,大半格算一格,引出“四舍五入”的估算:
11+18=29(c㎡)第二种方法是转化为学生学过图形,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合适大小的图形,师将两种勾画的图形进行展示,大部分学生选择平行四边形或者梯形,师将个别学生的正方形进行展示并问学生同不同意,直观演示转化为正方形过多了不合适。
请学生自己总结比较两种估算面积方法的优劣,生答数格子让面积计算精确,转化让面积计算简便,师通过演示比较,数格子,也是单位格子越小那么结果才会越精确,数格子精确结果也是有条件的。
课堂巩固练习,层层深入,思维递进,第一道苹果图与例题相同,第二道出示生活中一个实际的水塘,并把介绍把水塘按一定比例缩小放在图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又可以服务于生活,数学是实实在在的一门技能,并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堂小结更体现了,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天地,让学生多说,多做,多思,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到课堂结尾展示数学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称出来的数学”,留下疑问,让学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搜索。
纵观整堂课,课前准备十分充足,课题导入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授新课环环相扣,有逻辑性 ,对课堂情境预设把握到位,注重生成性提问,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乐,乐中思”。课堂中注重了师生互动,师生关系融洽,表扬自然真实,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数学语言恰当 流畅,板书得力。
对于黄老师这堂课,感悟很多,认识到要上一堂好课,必须把握教学主体下,甚至每一句话,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应该多思考,对课本,新课程准,教师用书进行深入挖掘,多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师生关系融洽,保持踏实务实认真的态度学习,对于自己教师专业发展是有很大作用的。
仅此,鞭策激励自己。